查看全文
简介:--------------------我是「赛博整容」的分割线--------------------您看,虽然您的胸肌不够,但是人类的腿部肌肉发达呀,占全身肌肉的76%。这样,我们可以把您腿上的肌肉全部移植到胸口。别说飞了,碎个大石都不在话下!您说腿怎么办?腿还要它干嘛,飞起来徒增重量,累赘!全部切掉切掉,留两根麻杆当起落架就够了。太长了也不行,飞起来影响平衡,对,截掉,截短点……啥?您说身高...
神们自己
PDF文档翻译神器:fanyipdf.com
关注
「固定翼飞机」,不能像鸟儿一样扑棱「翅膀」,也不会像直升机一样往下吹风。
那升力是从哪来的呢?
我一样一样聊。
古人仰望天空看见飞鸟的时候,他们肯定觉得太神奇了。
天上明明空无一物,它们是怎么做到腾空而起的呢?
实际上,「天空」绝非空无一物。
我们之所以这样觉得,只是因为空气是无色透明的。
如果你能亲眼「看见」空气,立刻就会发现飞行的魔法。
鸟的翅膀向上扇动时,翅膀收缩以减小面积;向下扇动时,翅膀张开到最大。
上下扇动的动作是不对称的,往下扇出的空气多,往上扇出的空气少。
这样每扇动一次,就有一团空气被拍向地面。
鸟儿挥动翅膀的动作,本质上就是把翅膀上方的空气抓一把扔到下方,由此获得的反作用力,就是升力。
如果把翅膀倾斜一点,往斜后方扇动,鸟就会获得前进的动力。
实际上,绝大部分鸟类的肩关节(翅根位置),是和身体锁死成一定角度的,它们只能往斜下方拍动翅膀。
如果把一只鸟关到井里,它会被困住飞不出来,因为它只能朝斜上方飞,无法垂直起飞甚至倒飞。
就凭这看似简单的「一拍一收」的动作,鸟类创造了许多飞行的奇迹。
速度王:尖尾雨燕平时飞行速度为每小时 170 公里,冲刺时速高达 352 公里,和高铁差不多,几乎快赶上了 F1 的速度记录 375 公里/时。
雨燕家族可不是普通的燕子,它们被称为「没有脚的鸟」(修辞手法,脚还是有的),吃喝拉撒睡乃至交配,都在空中完成,除了孵蛋几乎不落地。
高度王:黑白秃鹫可以飞到 11300 米的高空,已经到了民航客机的巡航高度。
这么精确的数字是怎么知道的呢?
因为 1973 年 11 月 29 日,在科特迪瓦城市阿比让上空,一只黑白秃鹫被吸入飞机的喷气式发动机,而这架飞机当时的高度正是 11300 米。
技巧王:蜂鸟拍动翅膀的频率接近每秒 100 次,如此之高的「手速」快到人眼只能看到一片灰影。
最小的蜂鸟身长只有 5 厘米,最大也不过 20 厘米,而如此迷你的体型竟然能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