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2017 年,河南发现了一座超级大墓。
而最新研究显示,该墓竟与「九鼎」的下落,密切相关。
据《史记》记载: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鬺烹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所以历代王朝,都将九鼎视为王权的最高象征。
但遗憾的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九鼎却不慎遗失,直到今天仍是下落不明。
九鼎示意图
原本这个千古之谜还会继续延续下去,然而世事有时就是这么出人意料。
2017 年偶然发现的一座大型古墓,竟让九鼎下落之谜再次浮现在世人眼前……
这座新发现的大墓,处处都透着不寻常。
同时它的名字也非常奇特,叫作「不见冢」!
大墓出世
2017 年初夏的一天深夜,河南南阳市石桥镇夏庄村的野外,突然传来一声巨响。
附近村民家的窗户,被震得「哗哗」作响。
村民中很多人都被这声巨响惊醒,个个惊疑不定,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直到次日一早几个村民下田锄地,才弄清了昨晚巨响的来由——村民们在田里,发现了好几处盗洞。
有人盗墓!
村里立刻将此信息上报了当地的石桥镇派出所。
警方当即赶到事发地,经现场勘查,证实昨晚巨响确系盗墓贼炸墓发出。
不过庆幸的是,盗洞还没有打到墓底,这表明珍贵的文物很可能还未被盗。
当时发现的盗洞
不过即使是这样,古墓的状态还是令人担忧。
警方随即拉起了警戒线,并在现场安装摄像头,对古墓加以保护。
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以及南阳市文物局,对这座突然出现的古墓非常重视。
立即委托了 2 名专家,对该墓进行初步探查,准备摸一摸古墓的情况。
两名专家,均来自国内研究机构「中国先秦史学会」。
两人接到委托后,当即前往夏庄村进行实地调研。
不见冢
赶到地头后,两位专家在盗洞附近进行了仔细勘查。
他们发现盗墓贼从地下带出的土中,混有大量细小的碳粒。
二位专家本就是经验丰富之辈,立即联想到了考古学上一种著名的墓葬形式——积炭墓。
所谓积炭墓,是指墓主为了防潮,在墓室内填充大量木炭而形成的一种墓葬形制。
目前发现的积炭墓,最早可达西周晚期。
这个发现让两位专家欣喜异常,当即将收集到的多组碳粒样本送往中科大进行碳 14 鉴定。
最终测定结果表明,该墓距今已有 2000 多年历史,属战国中早期墓葬。
云南发现的一座积炭墓,黑色部分即墓室中填充的木炭
在战国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有能力使用积炭墓的大多为上层贵族阶级。
很显然,夏庄村里的这座古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但令人奇怪的是,像这种贵族大墓,通常上方会有巨大的封土堆存在。
然而现场却是一望无际的平坦农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