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存不存在,存在的话,是一个叫做九鼎的鼎还是九个鼎,为什么掉进洛河就找不到了呢,为什么历代没有寻找

查看全文
次举鼎是与一名叫孟说之人比赛,这实在是一件很奇特的事。 赢荡身为秦王,据地千里,抚民百万,乃当时最顶尖的几大诸侯之一,但就是这么一个君王级别的人物,他居然跑去和人比力气,这是吃得太饱撑的吗? 赢荡这个做法,如果换在今天来看,等于是白宫向全世界通告,说拜登要参加奥运会举重比赛,若真有此事,我相信很多人能笑得背过气去。 但就是这么一件无论怎么看都搞笑无比的事,赢荡不但真去做了,而且还被当场砸成重伤,没多久就一命呜呼。 因为此事,秦武王在历史上评价不算高,甚至有不少人将其当作二货看待,这个看法应该说是有失偏颇的。 实际上赢荡这个人,不但一点都不二,而且从其所作所为看,称之为世之枭雄也不为过。 如《史记》所述,赢荡此次洛阳之行,乃是攻破宜阳,斩首六万后,方才得以带兵入周,而在此次大战前,秦武王就曾对当时的秦左丞相甘茂讲: 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 所以武王此次进兵,实有掌控周室,「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 从这个角度看,秦武王洛阳举鼎一事便有了另一层含义。 鼎者,国之重器也,自古以来就是最高王权的象征,所以武王举鼎,哪里是要和人比赛,他真正的目的,是要以西秦君主之身份,试试鼎之轻重,忖量一下秦国是否能为天下共主! 当然,这次举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武王被大鼎砸死。 这个结局怎么说呢,非常有戏剧性,但也暗合了当时的形势——那时的秦国国力,确实还无法承担九鼎之重,换言之,秦武王时代的秦国,还没有统一中国的能力。 因此秦武王举鼎,并非是他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着深刻的政治含义的。 接下来我们继续推演,既然武王此举有「问鼎之轻重」的意味在内,那么他所举之鼎很可能就不会是一般的青铜鼎,而有极大的可能是九鼎,毕竟九鼎,才能代表周天子的权力。 如此问题就来了,若赢荡在前 307 年举的是九鼎,那前 516 年王子朝奔楚时带走的又是什么呢? 两种解释: 第一:王子朝只带走了九鼎的一部分,剩余的鼎仍保存在周王室里。 第二:王子朝确曾将九鼎全部带走,武王所举之鼎为周王室后来重新铸造的新鼎。 无论哪一个解释,都与王子朝带走九鼎不矛盾。 这样一来,整件事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不见冢究竟是否王子朝墓? 若是,那么南阳那条泗水河就非常有价值了! 不见冢究竟是否王子朝陵寝? 截至目前,不见冢墓主身份在史学界尚有一些争议,不过包括先秦史学会在内的主流观点认为,不见冢就是王子朝墓。 学者们的判断,主要来自两点原因。 第一:地理位置高度符合。 目前传世的史料上虽然找不到「不见冢」这个墓名,不过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