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国际金融崛起与美元霸权

查看全文
的价值,即不会发生主权信用违约,也不会影响其他以这个基础货币作为标的的有价证券的价值。 甚至,大家都去挤兑基础货币的时候,反而更加提升了这基础货币的价值。 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成是中央银行把货币信用违约的风险,「下渡」给商业银行。 然而,哪怕是不把这种信用违约风险下渡出去,中央银行自认为自己绝对守信,不可能存在信用违约。就好比你绝对会保证每张欠条必然有以产出的大米对应,你担当了一个合格的中央银行的角色。 但你生产大米的产能始终是有限的 。哪一天市场规模足够庞大,所需要的货币流通量已经超过了你的大米产能的极限。 这时候,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就必须诞生出一种以你的欠条为标的的新的欠条,也就是你欠条的欠条。这可以看成是以你的欠条作为基础货币,以上面所讲的方式派生出 M2 货币。 所以你瞧,市场自然而然的分化出两个角色,一个是发行基础货币的角色,也就是中央银行,另一个是负责以基础货币为标的派生出新的货币的角色,这个角色必须与中央银行割裂出来,也就是商业银行。 回到现实,因为过去基础货币主要是金本位或银本位货币,其发行受限于贵金属总量,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就必须有一个角色负责以基础货币为标的进行存款派生。 (需要注意的是,中央银行并不一定是政府部门,它可以是个私营机构,广义的中央银行的定义其实就仅是发行有抵押担保资产且见票即付的货币的银行,这种货币被称之为基础货币,它并不一定非得是政府机构。 如果你某种资产足够多,而社会也确实认可这样的资产,这个资产本身能够流通,例如你有很多灭霸用的那种无限宝石,那么你可以发行一种以无限宝石作为发行抵押担保资产且见票即付的货币,于是你创造了一个新的币种,这时候你自己就成为了这种货币的中央银行。 事实上早期有很多发行金本位基础货币的银行最开始是私人银行,后来被政府收编而国有化,变成国家中央银行。然而即使是今天,也有部分货币是由私人银行发行的,例如港元,它是由三家私人银行共同发行,分别是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中国银行。 但是美联储确实是根红苗正的政府机构,是的,货币战争里面的说法是错的。) 这就是近代欧美列强崛起的秘诀,以金本位货币基础货币,利用存款派生机制来扩大债务规模,从而扩大 M2 货币流通量,于是扩大经济规模。 很多不了解货币银行学的人会天真的以为,让国家富起来,只要黄金多就行啦,不够的话就去别的国家抢,有了黄金大家就能富起来了。进而认为,现代欧美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是因为一百年前掠夺了许多黄金。 不妨假设一下,现在突然有个大型黄金陨石撞向地球,碰到大气层那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