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等等。
这些无稽之谈中,只有一点是有道理的,中国学术行政化严重,阻碍创新。
不过,尽管中国科研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却不妨碍科技水平飞速发展,你说奇怪不?
原因很简单,其实咱们搞科研,和打仗攻山头差不多,定下目标,拿下目标,拿不下就得吃苦头。
这做法靠谱吗?
有美帝当灯塔的时候,是靠谱的,
因为美帝已经站在山头了,那说明一定有路可以上去,所以立军令状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别急着嘲笑山寨,哥们儿的学名叫「逆向工程」,
这是落后学习先进的必经之路,德国美国日本,有一个算一个,都获得过山寨大国的称号。
可以向毛主席保证,一旦中国冒尖了,美帝山寨起来也绝不手软。
接着说攻山头的事情,但在后美帝时代,情况就不一样了,谁也不知道有没有上山的路。
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很多学者指出了类似问题,
而且也看到了一些政策调整,相信过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应该会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其实这些细枝末节不算啥,调整几轮总能摸到路子。
科研最重要且短时间内无法调整的因素只有一个:人口规模,
准确点说,是受教育的人口规模。
还是那句话,大家都是智人,谁也别瞧不起谁。
以美国为首、以基督教为文化背景的西方,科研体系本质上是一体的,可以互通有无。
比如荷兰的光刻机,美帝付钱就可以买,和自家一样。
难道荷兰不会反水吗?
不会,因为光刻机用了很多美帝技术。
按这个逻辑算,欧美、日韩、澳加新以,合计人口大约 14 亿,巧不巧?
还有阿三,人家也 13 亿出头了。
除此之外,地球上就没有十亿级人口的群体了。
二十年前,80 后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被美国的快乐教育各种嘲讽。
今天,中国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80 后是主力军,这至少说明咱们当年的土教育不算失败。
因此,中国和西方的受教育人口是差不多的,这是我们追赶西方的最大信心基础。
至于阿三,还是先扫盲吧。
作为普通老百姓,除了多生娃之外,还有一个力所能及的事,就是舆论上的包容。
有时候,科技创新的荒诞程度会超过老百姓的想象!
二战时期,英国打算用冰块造航母,人家可不是讲讲而已,哥们真动手了,做了详细方案,取名「哈巴库克号」。
结果嘛,发动机太烫把冰融化了……
90 年代美帝要建超级对撞机,花了 20 亿美元才发现是个无底洞,然后就把项目砍了,20 亿美元直接打水漂。
美国心理学会曾经有个下属科研机构叫「美国心灵学会」,养了一群有特异功能的大仙和神童,后来发现都是造假被关闭了。
澳大利亚科学家曾经连续观察到神秘宇宙电波,引发轰动,最后发现是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