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肛肠科医生是怎样的体验?

查看全文
畸形,像一个血管瘤一样,畸形的血管瘤还有 1 个出血点,时不时渗血出来。 乙状结肠大概在这个位置(红色字体标出): 真的是好惊险!幸亏镜子继续前进,否则就漏掉了这个畸形血管瘤了。 患者手术后大便出血,除了有伤口出血的问题,还要考虑这个血管瘤出血啊,这个才是大头。 由于出血的部位不是很大,我们跟内镜室的医生沟通后,直接在肠镜下局部用凝血药喷洒在出血点周围,试图能借此止血。 痔疮伤口那里的小出血点,我们也还是给他缝了一针。而更深处的血管瘤,没办法缝合,整个都是血管团,针扎哪哪就出血,就只能靠这个凝血酶了。 如果还出血,那可能就是血管瘤的问题了,因为单纯凝血酶的效果未必很好。我心想。 没想到,一语成谶。 回到病房后,病人又拉了 2 次鲜血便。加起来也差不多有 200ml。 这下病人自己也慌了,我也觉得事态严重了,让他打电话给家里,把实际情况告诉了父母。 当天父母便火急火燎地从外地赶了过来。 我们跟病人父母商谈病情,说手术虽然做完了,但患者仍反复有大便出血,估计还是那个血管瘤的问题,得重新做手术,进去肚子里面把血管瘤那段肠管切掉才能止血。 「直接把血管瘤切掉不行吗?一定要切掉那部分肠子才行吗?」病人父母非常担忧,感觉一天之内头发都白了许多。 我给他们解释,「血管瘤都是血管,直接切血管是很难止血的,搞不好又发生大出血,最好还是把相关肠子一并切了,缝合止血会容易很多,效果也会好很多。」 最终,他们同意了手术。 第二天早上患者又推入了手术室。 这次做的是剖腹探查术。 根据肠镜所见,那个血管瘤是在乙状结肠里面,所以一进入腹腔,我们就开始检查乙状结肠,还真的发现乙状结肠那里有一个肿块。 为了确保没切错地方,术中也再次用肠镜确认了,没错,我们发现的那个肿块,就是结肠镜下看到的血管瘤的位置。 确认无误后,我们就把血管瘤前后一段肠管切了,差不多有 3cm,切完后就把肠管重新吻合起来,恢复了肠管的连续性。 然后再次检查其他肠道、脏器确认没问题了,才关腹。 此时我后背都是汗水了,不知道上级医师心情如何。 「我们切掉了血管瘤,一般就不会再出血了。肠管吻合起来后,禁食一段时间,以后慢慢会长好的,问题不大。」术后我跟家属说。 家属对我们也是千言万谢。谁让自己孩子倒大霉呢,出了事肯定还得求救于医生,虽然折腾,但只要不再出血那就好。 血太珍贵了,再这么出下去,孩子哪受得住。 就在大家都以为不会再出血的时候,现实又打脸了。 手术当天晚上,刚好又是我值班,我太倒霉了,病人也太倒霉了。 病人又噼里啪啦地拉了几百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