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缝合起来。
这叫退避三舍吧。
「只要不再出血,少几公分的肠道不算什么。」主任跟我们几个说。
「如果一直出血,那咱们的招牌可就砸了。人家会说一个小小的痔疮手术,做到人家止不住血,那传出去我都没法见人了。」
主任这回仔仔细细核查了,胸有成竹,确认没继续出血了,缝合口也很漂亮,才信心满满地关腹。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总算死里逃生。
没想到的是,2 天后的一个夜晚,病人又徘徊在死亡边缘。
这天病人刚刚下地走了几分钟,突然感觉到肛门坠胀感,这熟悉的感觉让他很害怕,因为这意味着又可能是出血了。
而且很快他又出现心慌、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表现。
没错,他又解出了几百毫升鲜血。
家属急疯了,我也提心吊胆。
这明显是失血性休克的节奏了,这意味着患者这次出血速度非常快而且量非常大,否则不会一下子就休克了的,要知道这两天患者都有在输血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会发生失血性休克,可见出血有多凶猛。
没有别的办法,也没办法有丝毫片刻的犹豫。
主任铁青着脸,说赶紧送手术室,再次剖腹探查止血。家属嘴唇都发抖了,除了签字,没有他法。
于是一边给患者输血,一边把他送入手术室。
进入手术室前,患者血压都低至 90/60mmHg 了,我自己都有点发慌了,但还是要告诉自己冷静,冷静。
这就是大量出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了。
一查血红蛋白,只有 65g/L。
疯了!
主任手起刀落,剖开肚子,首先检查肠管吻合口。可这次的吻合口很干净,没有渗血的表现。
于是主任让内镜医生带着设备过来,术中同时做肠镜,看看到底是哪个肠道出血了。
结肠镜一看,原来是第一次痔疮手术伤口上方 2cm 的地方有出血,因为流出来的血都是在肠道里面的,不是肠道吻合口出血,所以剖腹探查是看不见出血部位的。
主任冷静沉着结扎了那个出血点,然后填塞一些油纱(里面混有引流管)进入压迫止血。
期待这次不要再出血了。事实上,患者休克也被纠正了。
油纱能压迫周围伤口,起到止血作用。但光有压迫还不行,还得引流。
为什么?
万一是在油纱上方有出血、积血,你油纱全堵住了血流不下来,所以看不到有便血,你以为没出血了,实际不是。
所以必须要在油纱中间裹着一根引流管,引流管开口就在油纱上方。
这样万一还有出血,血就能顺着引流管排出体外。
这样我们一眼就能看到到底里面是否仍有出血了。
我多希望引流管是干干净净的。
大家都希望。
病人的父母一个小时也翻开了十几次引流管,如果有点风吹草动就紧张得不得了。
孩子太苦了,人家做手术都是一次性搞定的,他现在已经做了 4-5 次了,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