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多做这些能受益终身的事情

查看全文
简介:一是工具、技能习得类人类的大脑构造和肌肉记忆模式决定了工具、技能类的东西一旦习得就根本忘不了。你可能高考结束几个月就能把立体几何、线性代数全部还给老师,但如果你小时候学过钢琴、骑过自行车,即使隔几十年没碰它们,给你半小时也能全部捡起来。你应趁着年轻多学一些这样的东西,以后就再也不需要在这种事情上花工夫了。比如,一些和兴趣爱好有关的乐器演奏、球类运动,和生活质量有关的做菜、游泳、驾驶,以及和未来职场... 成为极少数:个人成长的修炼法则 很多读者喜欢问我年轻时应做点什么。 不过,你们可能不相信,我在年轻的时候,压根儿就没好好想过这种问题。原因很简单,大好的青春不虚度,这不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吗? 快活吧,反正有大把时光。现在我虽然不后悔,因为如果时间倒流,我还是会那么干,但却真的希望,现在的年轻人,不要走我曾经走过的弯路。因为,我们将面对的,是一个竞争越来越残酷的世界。当今世界,就像是一列已经加速了多年的高铁,巨大体量下仍以极高的速度朝前疾驰。与此同时,不管是一等车厢还是二等车厢,车门都正以你看得见的速度,缓缓关闭。 跑得慢一点的话,等到你上车的时候,很可能就只有站票了。再晚一点,搞不好连厕所都被占了。要想赶上这趟车,坐个好位子,沿路还想舒服地靠着窗看看风景,早点开始排队准备怎么都不会错。除非,你的父母已经提前给你订好了车票。 我读大学的时候,周边有不少同学和朋友,都有过「提前行动」的宏伟愿景,制订了很多计划,也做过不少尝试。有一个同学,当年下定决心不让自己的大学时光虚度,花了好几晚的时间,为自己制订了一个极其宏大的计划表。 在这份工整详细的表格里,不仅有每天应该学习多少小时,看哪些书,还有周末应该如何锻炼,用多少时间兼职,甚至连休息的时候怎么放松,打多久的牌、玩多久的游戏都做了精确安排。 为了时刻提醒自己,更为了防止自己在做不到时会把这个计划表撕了,他用了整整一卷的透明胶带把这张表牢牢地贴在了床边的写字台上。 他贴了很多层,把表贴得非常牢靠,以至于毕业的时候,我们用刀子又划又戳地折腾了一个多小时,都没弄干净。这张如此宏大的计划表,最终对他的人生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这份影响就体现在,计划表的安排他虽然只坚持了不到一个月就放弃了,但在其后的大学时光里,一旦谈起他,大家就会调侃一下这张计划表。那张「撕不掉」的计划表,成了他大学颓废生活最为讽刺的见证。 这件事曾给我很大触动,它让我知道: 在年轻的时候,即使你知道再多「今后可能受益终身的事」,即使你下了再大的决心,即使你做了再周密的计划,你也可能一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