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简介:1说到中国和联合国的故事,必须先从罗斯福说起。1943年,尽管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还处于胶着状态,但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心里知道,胜利的天平已经倒向了同盟国。这位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连任四届的总统,开始为二战后的格局操心了。按照罗斯福的想法: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只要这四个军事大国保持团结一致,决心维持世界和平,就不会再发生世界大战。这就是他的「四警察」构想,也是后来「联合国」的雏形。但是斯大林不...
盐选科普
盐选专栏名:《历史的温度:信念、妄念与耻辱柱》
作者:@馒头大师 复旦新闻学硕士
1971 年 10 月 26 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在送基辛格去机场的路上,故意问:「博士,你看今年这届联合国大会,我们能恢复席位吗?」
那个时候,基辛格还没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恢复联合国席位的消息,但北京方面已经知道了。
而尼克松是想在 1972 年再考虑让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基辛格的回答秉承尼克松的意图:「今年恐怕不行,明年有可能,等我们总统访华后。」
乔冠华没有点破。
基辛格乘坐的「空军一号」飞机起飞后,他便立刻收到了一份电讯稿,得知了消息。
后来,基辛格在日记中记录下了他当时的心情:
「我的话应验了,光是中美接近,就会使国际形势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对此连我自己也认识不足。」
1
说到中国和联合国的故事,必须先从罗斯福说起。
1943 年,尽管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还处于胶着状态,但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心里知道,胜利的天平已经倒向了同盟国。
这位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连任四届的总统,开始为二战后的格局操心了。
按照罗斯福的想法: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只要这四个军事大国保持团结一致,决心维持世界和平,就不会再发生世界大战。
这就是他的「四警察」构想,也是后来「联合国」的雏形。
但是斯大林不同意这个想法。
斯大林认为,孱弱的中国没有这样的资格,世界的格局,由苏联、美国和英国控制就可以了。
在这一点上,丘吉尔倒是罕见地与斯大林保持一致:他也完全不理解为何中国要掺和进来,世界的格局由英美苏共管就行了。
但在这一点上,罗斯福却非常坚定,甚至对斯大林表示:要么让中国进来,要么索性就别搞什么联合国了。
罗斯福的理由是,中国现在确实很弱,但它毕竟是一个拥有 4 亿人口的国家,未来肯定是亚洲乃至全世界的重要稳定力量,把它当作朋友,总比当作一个潜在的麻烦来源要好一些。
而另一个可以推断的理由是,当时的中国处在依靠美援的蒋介石统治之下,把中国加进来,在四个拥有最高权力的国家里,美国可以多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