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利:总做无用功,导致更想拖延?跳出低效勤奋的怪圈

查看全文
,甚至都不到 1%,但就这么一轮一轮地转动,这个增强飞轮,也一定会越飞越快,在 10 年、20 年的长期维度呈现复利式的指数增长。 二、怎样打造你的增强飞轮来实现复利效应 说完了亚马逊,说完了我,那我们再来谈谈你。 你看,在过去的 8 天里,你学习了: 初段:用 4 种策略找到了自己的天赋使命; 二段:用 SAFFF 模型激励自己先完成再完美; 三段:启动损失厌恶机制,让自己有足够的动力投入行动; 四段:开始习惯慢思考,来逐步替代快思考可能带来的坑,用最早开始时间让自己尽快行动起来; 五段:每天固定时间复盘,把你在行动中的亮点固化并优化行动; 六段:构建上瘾机制,用一个好习惯代替了一个坏习惯; 七段:用关键结果 KR 为你的目标 O 助力; 八段:用 WOOP 思维克服了实现 KR 路上可能存在的障碍和困难。 如果你认真做了我布置给你的作业,通过前面这八个段位的修炼,你的「天赋使命」应该已经在行动成长的路上了,甚至可能已经打磨出了一丢丢的小锐角,那么,从今天开始,你就可以开始设法构建自己的增长飞轮了。 具体要怎么做呢?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启动飞轮,增强自我效能感 如何启动呢?你可以利用前面初段到八段的内容去走通一遍,完成一件件你以前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比如我的一位学员 Mike,大学刚毕业的时候,由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非常焦虑,后来通过亲戚的人脉,进入了一家传统制造业,成为一名生产工程师。 生产工程师通常要面对几十名生产工人,由于不擅长与人打交道,他非常不喜欢自己的这个工种。在我的建议下,他通过梳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天赋使命:他决心要用编程为身边人创造价值。至此,Mike 其实已经完成了一段:找到自己的天赋使命; 于是,Mike 开始了二段烂头 SAFFF 循环,他先用最简单的 Excel 宏命令和 SQL 语言,为生产线上的工人们编程了一个实用的报表,这张报表可以实现每 15 分钟自动刷新,获取机器设备状态的所有信息,免去了工人们要开多张报表来回查看的麻烦。而且经过多次迭代,成为了全厂工人每天必用的报表。 为了给自己动力,他用三段跨墙的方式,公开承诺利用业余时间在 3 个月内完成一份生产计划跟进系统,这让他在制作的过程中,编程水平大涨。而且让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是,隔壁 CIM 的老大看到这个略显粗糙但十分落地的系统后,和他的直接上司要人,把他从一个生产工程师转岗成为一名 CIM 工程师。 坐上 CIM 岗后,不仅面对的问题更复杂,而且来自各个部门的产品需求让 M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