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太粘人了,没有一点空间,怎么办?

查看全文
努力,得到了喜欢的人的正向反馈,这会给他更多动力继续给你提供安全感。 【对你的好处】 1.话说开了,减少纠结和自我否定,减少心理负担。可以留出更多的意志力资源,针对性地解决自己的不安全问题。 2.知道对方对自己有期待,你就会有更强烈的改变动机和决心。 3.喜欢的人给出的正面反馈带给你关于亲密关系的积极的体验,对方持续输出的安全感,让你的大脑慢慢录入安全的新体验,来替代不安全的旧体验。 以上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终帮助你成为一个有安全感的人。 而且,你的自我暴露和他对你的接纳,这个过程是双方都在对这段感情做投资,会有效升级你们之间的亲密感。 第三步:对事情进行重新解读。 希腊哲学家埃皮克特图斯(Epictetus)有一句名言:「人们不会因事实而感到沮丧,而是因其对事实的看法而感到沮丧。」 也就是说,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喜怒哀乐的反应,不是取决于这件事情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对这件事情先入为主的信念和看法是什么——很多痛苦来源于我们习惯性地看待事物的角度。 比如男朋友半天没回复消息,有些人就会倾向于把这个事情负面解读为「他在撩骚」「他不爱我了」「他敷衍我」,而不是「他在忙工作」「他可能有其他事情」这类中性的解读。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看待感情的信念是有问题的、让你痛苦的,那么我们就必须有意识地去做调整,让它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和感情的目标。 认知心理治疗师埃利斯(Ellis)提出了一个的 ABC 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去梳理清楚其中的逻辑。 ABC 分别为——触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A)、信念(Beliefs,B)和结果(Consequences,C)。 我们对一件事情信念一旦改变了,情绪自然会改变,随之而来的行为/结果也会改变。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场景一】 触发事件:最近男朋友回家后都很少对我像之前那样先亲热地抱抱或者笑笑,反而是闷声不响坐在沙发上,问他什么也不说。 我的信念:他不再那么爱我了,对我变得越来越冷漠,甚至莫名其妙冲我撒气。 我的情绪:生气,沮丧,委屈,焦虑。 行为/结果:说一些抱怨的话,冲男朋友发火,两个人大干一仗。 如果我调整一下对这个事件的认知,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 【场景二】 触发事件:最近男朋友回到家,都很少对我像之前那样先亲热地抱抱或者笑笑,反而是闷声不响坐在沙发上,问他什么也不说。 调整后的信念:男朋友最爱我了,他可能是最近工作遇到麻烦了,为了不让我担心所以不说,一个人承受压力。 我的情绪:怜爱,心疼,理解。 行为/结果:给男朋友倒杯茶,静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