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为什么选择蒋介石?

查看全文
上去吧,好歹也是咱们的人。 这才是苏联人对中山舰事件的处理结果及其软弱的原因。 但是共产党这边不干了,对苏联人的处理方案坚决反对,并表示你老蒋不是把我们赶出来想分家吗?不过就不过了,坚决分家!叶挺的独立团准备扩军,各地的工农纠察队准备好武器,文斗还是武斗你说吧! 苏联人赶紧说,停!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只有一个,就是中国国民党!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全人类的解放,难道我们这点委屈还受不了吗? 共产党说受不了受不了,必须反击。 苏联人说,行,软的不吃吃硬的是不是?你们作为共产国际下面的一个支部,还反了你们?听不听命令? 一片沉寂。反抗无效。 蒋介石一看你们苏联人原来是这德性,那我还怕什么?不赶紧趁热打铁收拾共产党还等啥? 于是表面上把事变后赶走的共产党人又请了回来,却在 1926 年 5 月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制造了一个「整理党务案」,通过了一系列不利于共产党的政策。 比如中央各部部长不得由共产党人担任。 共产党人在高级党部中不能出任执委总数的 1/3。 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单必须上交。 国民党员不得加入共产党…… 由此,共产党人纷纷被迫退出国民党中央党部,而第一军中的政治人员也被迫纷纷退出。联共联俄的政策已经是名存实亡,共产党人在国民党中的影响力迅速衰减。 最后分析一下事件对参与各方的影响。 毫无疑问最大的输家是共产党人。 国共合作中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你不要以为是寄人篱下,共产党人可没有这么想。不但不是寄人篱下,而且要发挥主人翁的精神,把这个党改造成一个革命的党,一个完全遵从我党思想的党。 我们都知道我党政治宣传能力的强大世界无双,所以党员们充分发挥出强悍的工作能力,工农运动搞得轰轰烈烈不说,还在国民党内以及军队中发展了大量的党员。叶帅不就是四一二政变前加入的我党嘛。 不但是这样,而且对国民党的政策不满时,经常狠狠批评。其实本来两党的信仰就不同,国民党的政策本来就很难让共产党人满意,所以这种事包括孙中山在的时候就经常发生,搞得老孙非常不满。 总而言之,在国共合作期间,我党实力发展相当快,也有借了国民党这个东风的因素。但是同时,也让国民党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相当对共产党相当抵触,比如说右派分子们,他们就认为必须坚决清除共产党,否则就是「党将不党」了,国民党就全成了共产党的天下了。 中山舰事件后,我党的大好形势荡然无存。 不仅如此,苏联人以及我党在中山舰事件中软弱的处理方法,给了蒋介石最终翻脸的勇气,也让他有了武力可以解决一切的思想。这为一年后的「四一二政变」埋下了隐患。 有输家就有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