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1972 年 2 月 21 日上午 11 时 30 分,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的专机抵达中国首都北京,开启了为时 7 天的访华行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总统第一次访问中国,也象征着两国关系经历 20 多年的全面对抗后,破冰解冻。中美和解是二十世纪足以改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大事,其重要意义怎么形容也不过分。意义如此重大,推进当然也就非常艰难,除了中美两国政治家的斗智斗勇之外,另一...
1972 年 2 月 21 日上午 11 时 30 分,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的专机抵达中国首都北京,开启了为时 7 天的访华行程。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总统第一次访问中国,也象征着两国关系经历 20 多年的全面对抗后,破冰解冻。
中美和解是二十世纪足以改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大事,其重要意义怎么形容也不过分。
意义如此重大,推进当然也就非常艰难,除了中美两国政治家的斗智斗勇之外,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也深深地卷入其中。
1.国势艰难,中美战略接近
很多人说中美和解是「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的功劳,其实这并不全面。
「乒乓外交」只是事件推进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当时中美两国的政治家对世界局势的判断发生了变化。
美国是不是中国最主要的敌人?中国是不是美国最主要的敌人?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以前,这两个问题都是没有疑问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接连兵戎相见,长期的反华和反帝宣传,让中美两国都理所当然地将彼此视为最主要的敌人。
虽然双方保留了一部分低级别的沟通渠道,但高规格的官方联系根本没有建立,两国彼此对骂,对于推进关系正常化也缺乏内在动力。
虽然那段时间中苏关系恶化,但美国对于中苏关系到底恶化到了什么程度并没有把握,是意识形态纠纷、是国家利益冲突、还是两国全面对抗?美国并没有清晰的判断。
因此,在肯尼迪政府后期、在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依然将中国视为主要威胁,拒绝对华和解。
中国虽然与苏联关系交恶,但毕竟中苏是共同的意识形态,共同的社会主义阵营,还有过历经血火考验的革命友谊。
在中国政府的战略判断中,美国依然是中国最主要的敌人,缓和对美关系以牵制苏联并没有被纳入考虑范围。
但 1969 年的珍宝岛冲突和铁列克提冲突改变了这一切。
3 月,中苏两军在黑龙江省虎林市珍宝岛大规模开火,震惊世界。
8 月 13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行 38 人的边防巡逻武装,在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铁列克提中苏边境附近巡逻时,遭到苏军重装部队围攻后全部阵亡,再度震惊世界。
这两件事情同时改变了中美两国的战略判断。
在美国看来,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