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会议主席柯西金,他于 9 月 11 日完成对越南的访问后,专门飞赴北京同周恩来在机场会谈。
在会谈中,柯西金表示,苏联认为中国没有预谋战争,准备就边界问题同中方谈判。他强调,苏联的目的在于避免苏中再次冲突,防止帝国主义渔利。
但另一派则策划对华核打击,并将相关设想向尼克松政府通报。
8 月 18 日,苏联驻美国大使馆官员达维多夫向美国国务院情报与研究处负责北越问题的特别助理威廉·斯蒂尔曼表示,苏联正考虑对中国核设施进行核打击,并再次指出中国是美苏共同的安全隐患。
这是苏联官方第一次在正式场合向美方表达这一意图。
一时间,中苏关系紧张导致的核战争风险,成为继古巴导弹危机后,又一次威胁使用核武器的重大国际政治危机。
苏联方面还大规模调集军队,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大有挥师南下一举入侵的架势。
据事后的解密资料来看,到底此时苏联政府是已经拟定了打击计划,还是仅仅单纯的口嗨,依然有待商榷,但中国方面对此却是极端重视,如临大敌。
中央领导人紧急疏散到各地,「三线建设」大规模开启,北部边境解放军进入临战状态,中共已经做好了打核战争的准备。
如此严峻的形势,让中国政府不敢再信任苏联政府,从而作出了这样的战略判断:
美国在越南的战争难以为继,在与苏联争霸中也处于下风,战略收缩势在必行,美国没有力量侵略中国,苏联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的主要威胁。
与美国改善关系以制衡苏联,就成为了中国领导人新的战略考量。
1970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 21 周年国庆庆典,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了观礼台,中方向美方发出了明确的改善关系的信号。
美国政府接收到了中方的信号,由此双方开始了一系列秘密交往。
但是,两国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中美接近,苏联怎么办?
2.绞尽脑汁,中美应对苏联
中美两国接近,将不利于苏联,这是谁都看得清楚的事情。
可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都不愿意因为此事而恶化与苏联的关系,倘若如此,那就得不偿失了。
这么大的事情,想瞒住苏联肯定是不行的,既办不到,也没必要。
那该以什么样的理由去说服苏联接受、最起码是不强硬反对中美和解呢?这就非常考验政治智慧了!
幸好,此时中美两国都有大政治家,他们找到了一个勉强说得过去的理由:日本。
中美和解不是为了反苏,而是为了抗日。
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事实上,美国正是这样向苏联解释的。
那段时间中苏关系紧张,高层联系渠道断绝,可美国与苏联的联系非常紧密。
中美和解的主要操刀手之一亨利·基辛格采取了对苏联完全敞开大门的策略,凡有任何风吹草动,美国政府必向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