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钱搞不定,前期他设计了这么多最后都会变成泡影。购买航母这件事对于他来说是万万不能搞砸的,这远不是欠债几千万人民币的问题。
10 月中旬,徐增平以「确保航母在 10 月底务必离港为由」,请求邵淳再次出资 2000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1.7 亿)。
这次邵淳就没那么好糊弄了,他郑重其事地答复徐增平:「必须有上级领导出面证实航母项目是「国家的事」,才能继续提供借款;如不能证实,前期提供的借款也必须收回。」
徐增平迫于无奈,在 10 月 21 日晚上安排了邵淳与领导见面,这个领导就是航母购买项目的真正发起者和幕后推手,开国元帅贺龙之子,时任海军副司令员的贺鹏飞。
在会面过程中,贺鹏飞证实买航母的事是真的,只是中央立项批准过程太复杂,他希望通过民间商人先买回,毕竟机会千载难逢,错过以后就没机会了。
他向邵淳说:「这件事没有红头文件,也不是国家行为。但是船海军肯定是要的。」
因为当时贺鹏飞分管海军装备,有了这些话,邵淳认为徐增平买航母这事已经得到了证实,他也就放下所有疑惑,坚定地向贺鹏飞表示会全力支持。
见过贺鹏飞之后,邵淳让吴宇继续筹措资金。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他特别交代吴宇:你的公司属于国企,只出钱,不出面。吴宇按照邵淳的指示,还是将资金转给牵线人的公司,再由牵线人的公司转给徐增平。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以民间公司的面目出现,以免露出吴宇公司的「蛛丝马迹」,给别人以「口实」。
10 月 29 日,邵淳为徐增平总计又筹得 1.5 亿人民币,加上之前的八千万,正好是 2.3 亿人民币(按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 2600 万美元)。
徐增平信誓旦旦地对邵淳说:「过土耳其海峡、过苏伊士运河都联系好了,只要购船款一到黑海造船厂,『瓦良格』11 月初就可以启航。」
可是接下来,邵淳为他的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6、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徐增平又开始了「悄无声息」,邵淳急了,吴宇也跟着着急,2.3 亿人民币,这可不是个小数字,千万不能出问题!
另外,按照徐增平与黑海造船厂签订的中标协议,从 11 月 1 日起,如果「瓦良格」不能按时离开船厂码头,就要每天缴纳 5000 美元的停泊费;如果不能按时付清买船的尾款,还要按规定的比例支付滞纳金。
一天一天的可都是钱。
最要命的是,整个购船运作只有徐增平站在台前,其他人都是幕后帮忙,而今邵淳的耳朵里又不停传来徐增平在香港拿买航母的事来吹牛,大意就是我徐增平航母都买得起,不差钱。
这让外界把徐增平购买乌克兰航母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有些媒体甚至开始把这艘航母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