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希腊愿意让“瓦良格”到达中国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全文
万美元,「行政财务费」871 万美元。三项费用总和为 2997 万美元,当时相当于 2.3 亿人民币,这三项加起来比买船的 2000 万美元都多多了。 邵淳看了很生气,对张勇说:「不对,不是这个。这跟船没关系。就要他给乌克兰汇款的底单。你告诉徐增平,别耍这种小聪明!我们不予认可。」 邵淳此时的处境很不好,之前他整顿华夏证券内部,触及到了一些人的利益,就有人匿名举报了他,此时他正在接受上级调查组的调查。 到了 1999 年初,徐增平仍然借着筹集资金的借口,继续拖延「瓦良格」启程。 邵淳作为出资人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催问张勇怎么回事,张勇就去催徐增平。 张勇来到徐增平的办公室,对他说:「老徐,『瓦良格』怎么还没动啊?」 徐增平比张勇小 16 岁,对他比较客气:「老哥,我现在缺钱啊!你替我跟邵淳说说,再给我 90 万美元,我就能动了。」 张勇非常不解:「华夏证券之前给你的那些钱呢?」 徐增平说:「原来没想到花钱这么多,租拖船要花钱,疏通各种关系要花钱,哪里都需要钱啊!」 这时候徐增平不再做任何伪装,他自信已经用航母死死套住了邵淳。 你不继续扔钱,我这边就一直耗着。 这一耗,就耗到了 1999 年的春节。 春节过后,邵淳打电话要查徐增平的汇款底单,徐增平眼看事情拖不过去了,几天后终于派人把一大包财务资料送到了北京。 这里面有财务报表、往来账目、银行对账单等,一般人看不懂。但好巧不巧,整件事的牵线人是金融方面的优等生,邵淳就把他叫过来帮忙整理。 这个优等生阅读那些「天书」般的资料简直是小菜一碟。 经他核实,华夏给徐增平的 2600 万美元,徐增平只付给乌克兰黑海造船厂 1000 万美元(有 200 万美元是徐增平自己的),另外 1800 万美元去向不明。 邵淳听到这个消息,勃然大怒:「太过分了!这个人的良心坏了!没有底线了!」 在此之前,邵淳认为徐增平是在为国家买航母,不敢胡来。没想到这笔钱竟然被他大笔挪用了! 邵淳马上打电话质问徐增平:「钱哪去了?」 徐增平依旧推脱:「那些钱虽然没有回到黑海造船厂,但是都用在这个船上了。」 邵淳当然不会相信他的这番话,可也拿他没有办法。航母迟迟拖不回来,邵淳的心上仿佛压着一座大山。   7、商场如战场 自从邵淳参与了购买航母,虽然总是处于被动,被徐增平牵着鼻子走,但是邵淳终究还是金融界的精英。 这个曾经种过 2 年地,在县城文化馆蛰伏过 10 年,后来从地方银行一直干到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任华夏证券董事长,有 30 年工作经验积累的人,不是容易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