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无尘

查看全文
我与沈一顾青梅竹马,于岁末定亲。 元宵灯会上,他却爱上另一个女子,执意要与我退婚。 他说我太无趣,不像那女子有才情,让我放过他。 我答应了。 后来他后悔了,临死前唯一的愿望,是见我一面。 我穿着嫁衣,对镜自照,一边道:「沈一顾是谁?不认识,快赶走,别误了吉时。」 1 我与沈一顾相邻而居。 幼时两家第一次见面,沈一顾便时时黏着我不肯走开。 他说:「思弗是这天底下最好看的女孩儿。」 沈母笑盈盈地问他:「既这般喜欢思弗,那长大后,把思弗娶回家做娘子好不好呀?」 沈一顾脸红了,磕磕巴巴地点头说:「当然好了。」 我亦面红耳热,羞得不敢看他,却默默将他的话当成了承诺。 后来沈一顾长大,眉目俊美清朗,才华出众,成了往人群里一站,便要惹得众人惊叹不已的翩翩公子。 我对他亦喜爱珍重,所以过年前,沈母来我家提亲,我是很欢喜的。 只是那日,沈一顾面色平淡,似乎并不十分高兴。 我早已习惯,这些年来,他早不似幼时那般黏我。 我只当他是长大了,成熟稳重了许多,情绪不浮于表面,但心中,定然是有我的。 不然,他怎么会随沈母前来提亲呢? 元宵那日,我如同往年一样,和沈一顾一起去看灯会。 街坊都认得我们,也知我与他青梅竹马,终成正果,见了面,便都少不了一声恭喜,顺便询问婚期。 我带着期待偷看沈一顾,沈一顾却只是淡然笑笑,说:「不急。」 从前他天天念着要娶我,如今,却不急了。 我心中失落,却只能掩盖下去。 灯会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我兴奋不已,但沈一顾却始终兴致缺缺。 直到我们走进胡家酒楼诗会,沈一顾看见了一个女子。 她身着红衣,明艳似火,立于台上,出口成诗,将一众大儒比得哑口无言。 沈一顾来了兴致,上台与她比诗。 他是京城里出了名的文采斐然,他作的诗,连边塞小儿都会背。 所以当他的诗作出时,我便以为,他不会输。 直到那女子作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我在台下字字推敲,竟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从未见过有任何人,能在短短一盏茶的时间里,作出这么多精彩绝伦,回味无穷的诗。 更何况,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子。 沈一顾的诗虽已足够好,却亦被她折服,向她一拜,心悦诚服地下了台。 我原以为,沈一顾上台,是为了给我赢下那盏最好看的灯。 所以当他下来时,我还柔声安慰:「不要紧的,我已经买到最喜欢的灯了。」 沈一顾却听不见我说话,惊叹地望着那女子,道:「当真是昆山片玉,惊才绝艳,我从前怎么不知,世上还有这样的女子。」 我有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