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太多却动不了?开始就够了

查看全文
烂头:想太多却动不了?开始就够了 高效抗击拖延症:引爆自律力的行为心理指南 进度条 0:00 13:18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战拖九段法中的二段——烂头。这个可能猛一听起来不太好理解,在开始之前,我先给你讲个故事。 一、什么是「烂头」 2008 年,金融危机,那一年我在一家台企半导体工厂上班,为了扛过订单量陡然下滑,公司的强制休假降薪政策开始执行,虽然收入减少挺郁闷的,但这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于是我开始着手写一本有关《80 后如何对抗金融危机》的书,写了 7.8 万字,反复修改了 7 次,但最后却由于找不到出版社愿意出版而无疾而终。 2009 年 7 月,不甘失败的情绪让我放下书稿,把目光转移到另一件很感兴趣的事情——手账上面,于是我辞职创业了,结果折腾了 3 个多月,我和合伙人发现根本养不活自己,家里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只能厚着脸皮找到原单位领导,回去接着上班。 这么一折腾,台企论资排辈的文化让我在尾巴上重新排队,当时年轻气盛,憋着一股劲儿,就在 2010 年底,我跳槽去了另一家公司,可刚报道才不到 1 个月,原单位 COO 宣布全员大幅涨薪,很多人甚至涨薪高达 50% 左右,这个消息让我郁闷不已。 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我是不是太折腾了,如果当初没有开始写书、创业、跳槽,现在就能拿到可观的涨薪了呢? 可是,如果站在 10 多年后的现在回头去看,我现在身处互联网行业,每天面对崭新的时代前沿;目前出版了 4 本书,完成了人生出版 50 本书目标的 8%,而且市场反响也都还可以;更重要的是,我现在每天都在做热爱的事情,而且这些热爱的事情,还能带给我不错的经济回报。 如果现在我还在最初的公司,可能收入也还行,但一定还在做虽然擅长但枯燥乏味、不符合自我个性,不会有各种视野,更与我的天赋使命相去甚远的事情,当然也不可能有现在这种状态,更不用说有这门课和你聊天了。 那么,回到我们这一讲的「烂头」这个主题,到底什么是烂头呢? 在我看来,所谓「烂头」是一个很烂的开头。不过尽管开头很烂,中间也有点儿折磨人,并不美好,但正是因为启动了这次鲁莽的开头,它改变了我的生命轨迹,把我从一个每天按部就班,在公司里无法获得太多重视,无法发挥自身长处的状态,切换到一个社会同样有需求,但却是我心之向往的赛道。而且到目前来看,以 1 年出版 1 本书的进度来说,也还不错。 二、用「鲁莽定律」开启「烂头」 但是,我依然在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和别人宣称,「烂头」是一种适合个人发展的方法论,因为上面我说的这 10 年经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