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当年高考失利的我,进了一所自己压根不想去的学校。
高中舍友里,两个考入清华、一个考入北大、一个考入浙大,你说我绝望不?
我当时绝望了很久,觉得没希望了,想复读,但是没有勇气,家里也不让。大二的时候,我连自杀的念头都有了,觉得在这个学校,读了个冷门专业,周围还都是一群不读书的同学,整个人都快废了。
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这些所有的不如意都会过去。
真的,我原来不相信,直到看了一个标题为「说一说你最低谷的时候是怎么熬过来的」帖子。我发现比起里面的回答者,我的不如意真的不算什么,那些退学、自杀的想法真的太天真了!
所以,好好努力吧!
有些人会纠结于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区别。这两者的区别,其实不是老师,也不是硬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名校的学生比你努力。我见过很多聪明的学生,我的母校一年有 90 个人考上清华、北大,其中当然有硬件资源的优势,但是这些学生都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用功、勤奋。
人生真的是一场漫长的积累,不会因为你一时的不顺影响你最后的高度。
当然,我并不是说普通学校的学生都不努力。在哪儿都有努力向上的人,这只是比例问题,名校中努力之人的比例确实要高一些,其中的差距我们也得承认。
名校还有一点胜过普通学校的优势就是人文。如果学校的氛围很差,怎么让人努力?其实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让我抑郁了很久,也去看过心理医生。
有时我们无力改变客观环境,不妨先从自身做起,远离那些可能诱惑你使你堕落的地方。我当时就是长时间泡在图书馆里。此外,还可以选择和优秀的同学交流,可以是本校的朋友,也可以是高中的同学,还可以是网络论坛社区中的网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坚持自己,身边自然也会渐渐聚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的心理医生对我说的一句话挺有道理的:
「你和别人的差距不是一下拉开的,是每天一点点,所以每天多努力一点,不要太浮躁,想熬几个通宵赶上别人,不现实,也会让你感到挫败。」
我还记得刚上大学那会儿,我总以为自己不属于这所学校,是不小心考差了才会来到这里。莫名地,我在心中会有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高同学一等。
幸好经过最初一个星期的调整,我及时认清了自己,幡然醒悟的同时也不禁流下冷汗。如果不是及时客观地认清自己,继续妄自尊大下去的话,恐怕我的大学生活就会毁了。
我的一个老师举过他舍友的例子。他舍友也是以为自己虎落平阳,只不过是因为运气不好才来到这所之前从未听说过的学校,继而对一切都看不顺眼。
他嫌弃同学、嫌弃老师、嫌弃校园环境,总之就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最后难以忍受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逃课成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