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宿舍、饭堂、老师都成了你的抱怨对象,在朋友圈看见朋友发的大学照片,你会一边点赞一边瞧不起自家学校,同时羡慕着别人家的大学。
接着你会抱怨自己的专业,明明不喜欢却只能去读,甚至连考试考不好也归咎于自己不喜欢。直到入学一年后,依旧会有很多人抱怨自己的学校或专业不好。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些人就是傻子中的傻子。
你可以选择任何一所你觉得垃圾的学校,去看看那里的自习室和图书馆,里面总有不少埋头苦干的人。你身边的人都在努力,而你却在抱怨发牢骚,这不是傻子是什么?
也许你会觉得你的大学就是垃圾,但是你想一下,这毕竟是你考上的学校,你的过去决定了你的大学,这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自己认了就好,然后想办法改进。
偶尔抱怨可以发泄情绪,但一直抱怨的人,哪怕给他换个环境,将他的学校换成「985」,他也跟努力上进沾不上边。
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如果你读的是自己喜欢的专业,那么恭喜,你没有借口逃课和挂科。
如果你读的是自己讨厌的专业,那么你有两条路。
想办法转专业。首先搞清楚自己学校转专业的条件,有些学校是不允许转,有些学校是对成绩名次有要求,所以要努力让自己在第一学年的本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最好能够获得奖学金。即使最后转不了,对你也有益无害。
在本专业继续学下去,另外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可以考虑双学位和双专业。
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如何去寻找呢?
询问其他专业的同学,弄清楚这个专业的具体课程与所学内容,以及以后能从事的行业。
从证书入手,了解有哪些重要的职业证书和感兴趣的证书,看到合适的就去了解证书背后的专业。
利用网络资源,找到各名校不同专业的网络公开课,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
总之,多去尝试,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所在,你的兴趣决定了你以后做什么事情会开心。
不要瞎忙,要学会平衡大学生活
有人说高中很忙,忙得理所应当;大学有时也很忙,但是忙得莫名其妙。
大二结束升大三的时候,我对自己「忙碌的」大学生活有了一番彻底的思考,或许谈不上深刻思考吧。希望能引发一些大学生朋友的思考,因为你们自己的思考才是更重要的。
这个思考就是,如何平衡课业学习(算入绩点)、技能学习(隐性竞争力)、社团活动和兴趣爱好。
课业学习
专业前几名还是前百分之几,你是如何制定学习目标的呢?
现在很多优秀的人简历动辄都是专业第一,但是真正实操的时候,专业第一或是前几名其实是一件很缥缈的事情,你不知道自己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对我和大部分同学而言,用百分比制定目标才是比较实际的选择。
大学生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