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导致蛋白质的畸形和僵硬。
当血管壁上的蛋白质被过分糖化,它们就变得越来越僵硬,渐失弹性。
慢慢地,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就找上门来了。
蛋白质过分糖化对大脑来说也不是一个好消息。不仅会造成认知功能下降,带来阿尔茨海默病,还可能跟抑郁症的形成有关。
我一直在强调「过分糖化」带来的危害。因为少量的糖化属于新陈代谢的正常过程。只要新的蛋白质上岗,替换原来被糖化的蛋白质——你的身体还是好好的。
但是到了皮肤这儿,情况又有一点变化。
皮肤里的胶原蛋白每 10 年才轮换一次。如果长期被糖腐蚀,没有新的胶原蛋白分子及时上岗。而且还有大量的自由基在一边捣乱,于是——
你的皮肤逐渐失去弹性,肤色越来越黄,布满皱纹,脸上的肉松弛下垂。你看起来越来越老。(血糖每升高 1mmol/L,「表象年龄」就增加 5 个月)
吃糖太多可能还会导致内分泌紊乱,造成皮肤红肿发痒、长痘等。
这里我们讲了糖对血管、大脑、皮肤的危害。实际上远不止这些,偏高的糖分对全身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腐蚀作用。
所以糖尿病人出现的并发症可以是全身性的。
身体在高浓度的糖水中泡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眼睛被泡坏了,可能会失明;四肢被泡坏了,可能需要截肢;肥胖、龋齿、肝肾病、心血管疾病,就更不用说了。
血糖波动对心理的影响
血糖波动过大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碳水化合物大致被分为两类,易消化的和不易消化的。前者可被小肠迅速消化吸收,大量的葡萄糖被释放进入血液,造成血糖的剧烈波动——
这样的波动,最明显的,在短期内就能被感知到的,是对你的情绪和精力的影响。
在血糖波动的低峰,大脑由于缺乏能量,会产生疲乏困倦、注意力降低、易怒、紧张焦虑、沮丧、头疼等各种症状。(这也是一个人在饥饿的时候可能会比平时更暴躁的原因。)
于是大脑便想方设法地要提高你的血糖水平。
第一种方式是让你产生摄入甜食的欲望。它不断地暗示你去买点甜点吧,喝杯奶茶吧,或者是吃碗米饭吧,好让它能快速得到葡萄糖的供应。
这个时候,假设你禁住了诱惑(没有禁住诱惑的情况且看下文分解),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大脑。
B 计划便会启动:提高体内升糖激素的水平,包括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把之前储存的糖原拿出来用掉。
而升高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又有两种方法。
我们知道,人在紧张的状态下肾上腺素会升高。因此方法一就是让你感到紧张、焦虑、有压力,于是你体内相应的激素水平也升高了。
方法二则是让你进食刺激物,如咖啡、浓茶、巧克力、可乐、香烟。
里面的咖啡因等物质可以阻断大脑里一种叫作腺苷的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