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失去蓄水池作用以后,全民的消费能力提升上来了,如果完美实现了生产消费的内循环,那么如何解决通胀

查看全文
这个题目问得太扯淡,非常不符合经济学原理,但估计很多人都有此疑问,所以值得科普。 1、房地产有两大功能,财政功能、金融功能。 其中的金融功能,就是债务创造,也就是房贷,银行放出房贷的过程,就是超发货币的过程。 所以现在全网的人都知道房地产是印钞机。 2、房地产一停,印钞机哑火,开发商违约和烂尾楼频发,市场信用急剧收缩,流动性下降。 所以消费和房地产周期是同步的,房地产趋冷之后,你担心不应该是通胀,而应该是消费冷淡、债务危机和经济萧条。 别看现代经济搞得好像很复杂,其实概括起来就是生产和消费。 但归根结底还是消费。 因为有需求才有生产,而消费,就是最终端的需求,所以说消费才是经济发展的终极引擎。 于一国而言,为满足别国的消费而生产,叫出口导向的经济; 为满足出口而兴建的工厂、港口、交通等一系列基建,以及随之衍化而来的城市化,就叫投资劳动的经济。 当别国增长停滞,需求下降,又或者是他们对外部供应链没有安全感,要求产业回流,那么出口国内部,就必须产生足够的消费需求,来接住这些产能。 这个,就叫作「内需驱动的经济」。 所谓的东亚模式,走的都是这种路线,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车头角色依次由出口、投资和内需扮演。 2021 年,新兴国家的 GDP 增长中,消费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 65.4%。 所以消费降级,可不仅仅意味着大家不愿意花钱了,更预示着经济要出大问题。 如果大家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在下降,那内需怎么拉?「内循环」怎么转? 接着就是生产过剩,工厂裁员,失业加剧,收入下降,消费进一步扑街…… 很多专家总是从年轻人的心态上找问题,批判大家佛系躺平,仿佛只要把年轻人的观念扭转过来,不需要改革分配机制,问题就会消失。 这显然是忽略了经济结构性的问题,没有看到全球正在陷入的 「衰退螺旋」。 在这个螺旋中,消费降级不单是消费的问题,低欲望也不仅仅是心态的问题,它是一环压一环,互为因果,且互相强化的螺旋系统: 我们都是被时代潮流所裹挟的普通人,一方面要尽可能看到宏观趋势的流向,做出顺应周期的决策,从而避免被「老乡别走」的套路拽进坑中;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市场主体和消费人群的变化,然后你才能知道,衰退期的生意该怎么做,工作该怎么做,最好是在「寒气」到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保暖工作。 不管你是想让消费热起来,还是想知道它继续凉下去世界会怎样,首先都得先知道它是怎么凉下去的,对吧? 有人说是黑天鹅事件导致的,比如疫情,接触式消费被阻绝。 又比如俄乌战争,造成能源和粮食的大幅涨价,使全球的需求都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