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早起计划:这样做,你也能第一个到办公室
高效抗击拖延症:引爆自律力的行为心理指南
进度条
0:00
12:34
这一讲,我们将进入「术」的模块,我会和你讨论听完就能马上落地的战拖 8 大典型应用场景。
第一个场景是:早起。
你可能听说过苹果 CEO Tim Cook 每天 3 点 45 分起床,4 点半给员工发邮件,5 点去健身房;前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起得更早,每天 3 点起床,然后跑步 5 公里,接着持续工作到晚上 10 点;还有知名作家村上春树,他的起床时间是 4:30。
和这些人比起来,联想柳传志 5 点,百事可乐 CEO 雷尼蒙 5 点,百度李彦宏 5 点,还有我也是每天 5 点,都算起床挺晚的了。
玩笑归玩笑,让我们回到主题。我们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你觉得早起对一个人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到底是「因」还是「果」呢?
我之所以认为早起是一个「因」,是因为早起的红利能让一个人干很多事情,而且我自己也由于早起,也已经品尝了早起给我带来的诸多好处:
第一,早上的时间没人打扰,读书、写作很容易就能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学习输入和写作输出的效率都特别高;
第二,早上交通的通勤资源非常丰富,在地铁里也能十分舒适的阅读电子书;
第三,我自己还有一个「人体电池」的理论。如果把人类比成一个手机,早上起床后一个人倘若是电池充满的状态,那么晚上临睡觉前显然就是电量低于 20 的低电量状态了。一个满电量、一个低电量,这两种状态哪种更容易陷入焦虑,自然是一目了然。
既然早起的好处有那么多,那到底要如何才能养成早起的习惯呢?
答案是:把你的早起计划分为三个阶段,逐一实现。
第一阶段:每天 1 分钟,初步摸到门槛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阶段,初始阶段中,我们正好可以复习一下前面课程中讲到的 WOOP 思维,温故而知新。
如果你还记得,WOOP 心理思维四步法要求我们通过比较希望和现状的差距,找到障碍点,然后针对障碍,采取「一旦……就采取……」的计划。现在,就让我们根据 WOOP 思维四步法的步骤一起来走一遍。
第一步 W,Wish 希望:你希望早起,于是把闹钟也调成了 5 点;
第二步 O,Outcome 现状:你的现状是早上被闹钟闹醒后,一看是 5 点,巨大的困意袭来,想想要不早起还是明天再进行吧,今天实在太困了。于是,就按掉闹钟接着睡。这样一来,早起的计划就被延后了,就这样日复一日,你的早起计划始终没能实施。
第三步 O,Obstacle 障碍:如果原本你的起床时间是 7 点 30 分,而现在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