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近两百万。再查这几个签合同的商户,纯纯的挂羊头卖狗肉的转租户,等于拿着公司给的价值两百万的免租期和装修补贴,把商铺拿下来后转租给其他人,在两百万外再挣一道转手费。
跟东哥汇报后,东哥建议找阿斌聊聊,然后由物业公司报案。我把材料证据给阿斌看了,阿斌应该是已经猜到了,没有显得特别激动,建议我们先跟阿娜谈一下,然后视情况再说报案。
跟阿娜谈完,印证了我们的推论,她确实跟前任总经理有染,利用他混吃等退休的心理,在正常的租赁合同下,哄着让他同意了几个补充协议。但阿娜又暗示她有外部有力人士照顾,几个商铺也是合伙的,想吐一点出来后,集团不再追究此事。
这事我做不了主,报给东哥,东哥也没法做主,把前因后果报老板后,老板对物业公司管理层这种乱搞行为导致的大额损失极其愤怒,指示一是要快办严办,直接报案处理,全力追回损失,如果真有其他情况再说,二是把这几个乱搞的,加上之前的一些案例,做成反面教材,全集团宣讲,全面禁止办公室恋情。
最后,前任总经理晚节不保被开除,现任总经理阿斌被直接降为基层员工后自行离开了,至于阿娜,直到被判刑,她所说的有力人士也没露面。
办公室的玫瑰,远观就好,靠近,小心有刺!
第十六个案子,大数据时代
集团业务日益多元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借助种种系统和数字化手段,查案仿佛也越来越容易。
有一次做集团某公司内审,这家公司主要经营消费品,业务节奏比较快,绝大部分交易都有系统支持,而且还有自己的直销平台。
对这种公司审计在没有系统的时候,是个很头疼的事,有了系统以后,就比较简单了。拉关键数据,做对比,然后做一些业务抽检,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这次同事也例行公事般出了报告,我闲着没事拉几个数据做比较来消磨时间。毕竟各种纬度的数据很多,不可能都看完,一般只挑重要和容易出问题的看。就在我无聊研究他们公司直销平台一个数据的时候,发现有几个产品的价格和成交数据,在半夜的时候经常会变动。一开始以为是电商促销之类的,拉出来仔细看了一下,发现都是直销平台主管批的特殊政策价格,使用频率有点高,再拉详细数据,发现平台价格都是该主管手动修改的,修改时间都是在半夜两三点,而且基本上是改完价格后就发生交易,显而易见,这个主管有问题。深入追查后发现,此人先私下跟下家联系约定好价格和时间,然后利用手中权限给出价格,下家直接在直销平台上下单,每次的差价大概 20% 折扣,在其权限范围内,单次交易额也不大,大概几百不到一千块钱,但是频率比较高,一个月有一大半时间,吃的差价对个体来说还是不算少的。
差点阴沟翻船后,我就在思考,由于系统数据量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