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微在第五次战役的打法是不是战略战役指挥的典范?中国是否存在决策失误?如何评价?

查看全文
在第五次战役中,中国志愿军第 3 兵团,的确是因为决策失误,遭遇了志愿军入朝以来最大的危机。 详细说说第五次战役吧。 第四次战役时,李奇微抓住「礼拜攻势」的弱点,指挥联合国军对我军猛烈反扑。 虽然我军英勇抵抗,打出了汉江阻击战、横城反击战这样的经典战例,但奈何武器装备、后勤保障全都远不如人,只得步步后退,让联合国军从「三七线」反攻到了「三八线」。 为了改变如此被动的局面,彭元帅不得不迅速展开了第五次战役。 麦克阿瑟飞扬跋扈,杜鲁门怒而罢免 朝鲜战争第四次战役后期,美军在前线不断赢得主动权的时候,后方的麦克阿瑟却越来越坐立难安了。 因为麦克阿瑟曾无数次对美国政府发牢骚,今天说不使用原子弹,美军就会损失惨重;明天说,不轰炸中国大陆,美军就不可能取胜;后天又说,不大量增兵,美军就会被赶下海。 结果,李奇微指挥的美军,却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把麦克阿瑟的脸打得啪啪直响。 按道理讲,但凡是一个正常人,都应该检讨一番,起码得默不作声,但麦克阿瑟却是老母猪拱豆秸——嘴硬脸皮厚,他不但不承认错误,还公开对记者们表示,所有的进攻,都是我麦克阿瑟下达的命令。 气得李奇微在《回忆录》里大骂麦克阿瑟:「他的虚荣让我无言以对,我心中那个麦克阿瑟面目全非!」 除了与李奇微抢功之外,麦克阿瑟还和美国总统杜鲁门第 N 次杠了起来。 杜鲁门认为,美国的重心,应该放在欧洲,而不是亚洲,应该尽早从朝鲜战争的泥潭中抽身而出。联合国军反击到「三八线」,已经保住了美国的面子,所以,可以向中国释放友好的信号,争取在谈判桌上解决朝鲜问题。 为此,杜鲁门还精心撰写了一篇发言稿,准备征询各个参战国的意见之后,就开新闻发布会。 但让杜鲁门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第四次战役中,麦克阿瑟看到联合国军不断向北推进,便老太太摸电门——抖了起来。 他第 N 次擅自在东京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高调地宣布:「把我们的军事行动,扩展到赤色中国的沿海地区和内部基地,那么,赤色中国就注定有立即发生军事崩溃的危险……决不能牺牲已受到极其残酷蹂躏的朝鲜国家和人民……」 杜鲁门听说以后,恼怒不已,立刻召集高层会议,大骂麦克阿瑟:「他的声明让我们无法向中国传递任何信息……我真他妈想一脚把他踢进黄海……他就是一个违抗命令,自命不凡的混蛋。」 国务卿艾奇逊也火上浇油说道:「他就是一个肮脏的农夫!」 但是骂归骂,鉴于麦克阿瑟巨大的威望,免职他可能在国际、国内产生不良影响,杜鲁门还是决定,再给麦克阿瑟最后一次机会。 于是,他让参谋长联席会议,给麦克阿瑟发了一封电报,要求麦克阿瑟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