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微在第五次战役的打法是不是战略战役指挥的典范?中国是否存在决策失误?如何评价?

查看全文
代司令王近山,为了加强主攻方向上的 15 军和 12 军的力量,就把 60 军的 179 师和 181 师调给了他们。 而这两个师,距离「加平到春川」防线至少还需要 1-2 天的路程。也就是说,这一两天内,阻击的任务全部压在了 180 师的身上,30 公里长的战线,面对美军的 3 个师和韩国的 1 个师,我军却只有区区一个 180 师,怎么可能完全任务? 但军令如山,必须坚决执行。韦杰只好给 179 师、181 师发电,让其迅速掩护伤员转移,任务完成后,便向 180 师的后方转移,建立第二道防线。 白色闪动箭头为 179 师、181 师撤退方向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韦杰的这条命令,并没有任何问题,因为 180 师的左翼还有 15 军,即便 179 师、181 师撤下来也无妨。 但出人意料的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5 月 22 日,第 3 兵团司令部,竟然给 15 军下令,让他们撤走了。如此一来,180 师的左翼就完全暴露在了敌人的枪口之下。 韦杰听说之后,大吃一惊,赶紧给 180 师师长郑其贵发电,让其先派一个步兵团转移到汉江以北修筑工事,以方便撤退,另外「注意和右邻第 63 军取得联系」。 说实话,这条命令也没有任何问题,只要 180 师时刻注意左翼,和右翼的 63 军配合,成功撤退根本不是问题。 但是,意外又一次发生了。23 日中午,当 180 师在汉江以南和美军鏖战的时候,突然打探到了一条惊雷般的消息——63 军也撤了。 63 军军长傅崇碧,在其《回忆录》里解释了撤退的原因: 189 师俘获了美 9 师的几个俘虏,经审问得知,敌人企图切断我军在汉江以南的退路。与此同时,188 师向我报告,在他们左侧的 64 军已经撤退,从汉城出来的敌人正向我 188 师进攻。 当时我军指挥所在 187 师后侧横川江北岸,我们紧急召开军党委会决定是战是撤,意见不一。 有的主张必须请示志愿军司令部和兵团批准后才能撤退。但情况已十分紧张,如果要请示,得到批准才能撤,显然来不及。 于是我果断地决定:撒!责任我负。 因为 63 军属于 19 兵团,180 师属于第 3 兵团,所以,63 军撤退的时候没有向 180 师通报。 如此一来,180 师的左右两翼就全部空了,再不撤退,必须被美军包围。 蓝色为汉江,白色闪动区域为我军防御线 60 军军长韦杰得知这一情悦后,立刻给 180 师发电,让其火速渡江,向北转移。 如果历史按此发展,180 师也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这时候又出现了意外。第 3 兵团司令部,又给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