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微在第五次战役的打法是不是战略战役指挥的典范?中国是否存在决策失误?如何评价?

查看全文
设了三根铁丝,让士兵们手拉着手,涉水过江。 联合国军立即在无数照明弹的指引下,朝着江面疯狂的射击,一股股鲜血瞬间染红了江面,战马的嘶叫声和战士们的惨叫声,瞬间填满了整个山谷,仅仅一夜我军就丧失了 600 多名战士。 但不管怎么说,180 师终于冲破了最险要的防线,这时联合国军的包围圈还没有完全合拢,如果 180 师能够迅速向北突进,还有极大概率逃生的可能。 蓝色为汉江,白色闪动区域为美军的包围圈 事实上,60 军军长韦杰也是这么想的,25 日一早,他就急忙命令 180 师火速北上,179 师立刻南下前去接应。 但就在 180 师北上 1 个小时之后,又出现了意外,失联了三天的第 3 兵团司令部的电台修好了,司令部没有了解到前线的状况,就突然发来了一封电报:「180 师应以两个团在加德山一线阻击敌人。」也就是说,司令部要求 180 师「原地阻击」! 时至今日,我们也不知道第 3 兵团司令部,为什么会下达这样的命令?也不知道韦杰收到这样的命令后,是什么样的心情。 只知道,韦杰把这封电报原封不动地发给了 180 师,180 师师长郑其贵也原封不动地照着命令执行了。 如此一来,180 师便丧失了最后的生机! 25 日晚,联合国军对 180 师的合围全部完成。 28 日,断粮数日、弹药耗尽、精疲力尽的 180 师师长郑其贵,下令砸烂电台,烧毁密码本,全师分散突围。 可是面对美军严密的封锁,又怎么能随便突围呢? 最后 11300 人的 180 师,只回去了不到 4000 人,剩下的 7000 多人中 5000 多人被俘,2000 多人牺牲。其中 180 师政治部主任、代政委吴成德,在山林中坚持打游击 14 个月后被俘,是志愿军被俘人员中级别最高者。 唯一让人欣慰的是,180 师的阻击,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联合国军的进攻,为第 9 兵团 20 军 58 师在华川阻击美军,让第 9 兵团顺利撤退,赢得了几天时间。 惨烈而无奈——铁原阻击战 消灭了 180 师之后,美第 8 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异常的高兴,当天他就跑到前线,对手下们说:「我们的追击战术被证明是有效的,我们现在已经突破了大量的志愿军阵地……我们下一步的主攻方向,是铁原—金化一带。」 白色闪动区域为铁原、金化 范佛里特之所以选择这里,有两个原因: 首先,铁原是志愿军最重要的前进基地,里面屯有大量军用物资。 其次,铁原还是东线志愿军撤退的必经之路,而志愿军到达这里,还得 1-2 周的时间。 也就是说,联合国军一旦拿下铁原,前线的志愿军不但会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