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恭喜你,你已经和爱因斯坦想到一起了。
测不准并不是技术问题导致的,而完全是任何量子的内禀属性。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先来说一个物理学界的历史故事。
物理学界其实一直是一个不太平的地方,其内部经常发生各种学术分歧,爆发出大大小小的争论,
但是要说最大的一次论战,还是在一百多年前的索尔维会议上。
当年,物理学界大神云集,
很多顶尖科学家都卷入了这场世纪之争,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并被现在很多人称为物理学界的「诸神之战」。
那么这场论战究竟是争论什么呢?
他们在争论——我们这个世界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也正是这场争论,正式让量子物理的思想逐渐被整个科学家所接受。
那么,量子派是如何赢得这场大战的呢?
量子世界中,最令人迷惑的不确定性问题。
索尔维会议,是由一位比利时实业家索尔维(Ernest Solvay)创立的一个物理学论坛会议。
第一届索尔维会议于 1911 年在布鲁塞尔召开。
后来虽然一度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打断。
但从 1921 年开始又重新恢复,定期 3 年举行一届。
到了 1927 年,索尔维会议开到了第五届,这也是最著名的一次索尔维会议。
这次会议巨星云集,爱因斯坦、薛定谔等人都如约而至。
目前网上流传得最广的那张「物理学全明星梦之集合」的照片,就是这次会议的合影。
物理界「诸神之战」的大合影
这张照片里,量子力学届的众星云集。
虽然在照片上看上去年龄都不小了,但其实相对他们的成就来说,大部分人都还是一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才。
在这张照片拍摄前两年,1925 年。
海森堡在量子理论方面,已经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那时候他才刚刚 24 岁。
尽管在物理上,有着极为惊人的天赋,但海森堡在别的方面,无疑还只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大孩子。
他兴致勃勃地跟着青年团去各地旅行。
在哥本哈根逗留期间,他在巴伐利亚滑雪,结果摔伤了膝盖,躺了好几个礼拜。
在山谷田野间畅游的时候,他高兴得不能自已,甚至说「我连一秒种的物理都不愿想」。
其实不光是海森堡,其他的那些闪耀光芒的角色们情形也都差不多。
在 1925 年,量子力学的突破之年,其他一些年轻俊杰的年龄分别是:
泡利 25 岁,狄拉克 23 岁,乌仑贝克 25 岁,古兹密特 23 岁,约尔当 23 岁。
和他们比起来,38 岁的薛定谔,40 岁的玻尔和 43 岁的波恩都算是老爷爷了。
不过,理论物理学界都有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
爱因斯坦 1905 年提出光量子假说时,只有 26 岁;
玻尔 1913 年提出他的原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