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不准原理,究竟是人类测不准,还是客观上真的不确定

查看全文
神奇的质能方程式 E=mc^2 不就可以算出失去的能量多少。 这样从理论上,盒子在准确时刻的准确能量不就可以确定了么? 那么我们不就同时测准了时间和能量,不确定原理就不成立了吧。 量子方当时的防守大将是玻尔,所以玻尔就直面了爱因斯坦这个刚打造出来的致命武器的威胁。 这个思想实验当时刚提出来也给玻尔造成了强烈的困惑。 玻尔一时间也被爱因斯坦这个诡异的设计给震住了,一时间也没看出什么破绽,紧张之下玻尔甚至有点语无伦次。 他不断地喃喃自语又跟旁边的人反复解释,这里面肯定是有漏洞的,量子的测不准是拥有数学基础的。 如果真的一旦被推翻,那么整个量子理论都要倒塌,甚至整个宇宙都要出问题。 但是一直等到散会,玻尔也还没有想出反击的招式,于是只好跟在得意洋洋的爱因斯坦后面一溜小跑,神色既慌张又无措。 而爱因斯坦则充满了惬意,心里有一种世界回归正常后的愉悦,大摇大摆地回家去了。 可惜,爱因斯坦的快乐没有持续多久,玻尔只是一时间没想到明白而已。 等玻尔回家以后,他再细细思考起爱因斯坦的光箱实验,经过了整晚的琢磨后,终于给玻尔找到了光箱实验中的破绽所在。 于是,第二天,胜券在握的玻尔正式发表了他的反驳。 玻尔指出, 爱因斯坦这个实验为了保证正确运作,必须用某种弹簧称,将盒子和内部时钟,都悬吊起来,来感知质量变化。 但是当光子飞出的时候会形成整个系统质量不确定的变化,并导致重力场变化,从而进一步导致重力场中时钟测量产生不确定性(所谓的引力红移效应)。 然后根据爱因斯坦自己广义相对论里的质能方程换算这个红移效应,居然就得出了符合量子定理的时间-能量不确定公式。 爱因斯坦的光盒思想实验 玻尔这招反击的姿势实在是太秀了,竟然是用爱因斯坦自己的矛彻底击破了他自己的盾。 爱因斯坦对此无话可说,甚至无法反击。 爱因斯坦心里刚刚恢复的世界又崩塌了,他为此郁闷不已,根本不想跟玻尔再在这个实验上纠缠。 于是干脆回去打磨下一件武器去了(结果下一轮爱因斯坦在 EPR 佯谬上又输掉了)。 玻尔这次完美的反击,也奠定了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作为量子理论正统学派的权威。 从此哥本哈根学派就成为了量子物理学中最主流的中坚学派。 而哥派创造的不确定性理论也就成为了量子理论里面最基础的核心概念之一。 同时不确定理论某种程度也成为了我们理解微观世界的一个重要特性。 但是其实,人们对测不准的理解认知其实还是经历了一些改变的。 之前哥派们沿用的是海森堡的说法。 所谓测不准其实是我们测量的时候,用光子或者其他什么物质去碰撞干扰了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