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产品的商业化模式

查看全文
现在,「免费游戏+虚拟道具收费」的模式,已经取代「按时长收费」,成为更主流的网络游戏商业模式。 商业化要优雅 商业化不能以牺牲用户体验为代价,简单粗暴的手段也许能促进短期收入增长,却会对产品长期价值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所以我们提倡,商业化要优雅。 张小龙曾经在 腾讯所有产品中都不允许「黑五类」广告的投放,同时会控制广告总量,避免干扰用户。比如微信团队会对朋友圈广告总量进行控制,让用户在一定时间内只收到1-2条广告,避免过度曝光。 商业化要做到优雅和克制,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们给出三个 首先,从形式上看,商业模式要与产品调性自然融合。好的广告,同时也是好的内容,微信朋友圈正是这样做的。从形式上看,朋友圈广告无论是图片还是视频,都像微信好友发的朋友圈,用户也可以像好友一样互动和评论。这种方式很好地耦合了产品形态,不影响用户阅读的连贯性,在业内也属于创新。从风格上看,朋友圈广告的品质较高,和微信的产品调性非常符合,最初上线推出三款广告时,「为什么你看到的是宝马,而我看到的是可乐」还成为了用户津津乐道的话题传播开来。 而当商业化和用户体验存在矛盾时,要在用户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商业化,尽量寻求两者的平衡。 商业化做到优雅的第二点建议是,可以把选择权交给用户。 有些产品的弹窗广告没有关闭选项,或者没有提示就自动为包月用户续费,这样的方式会让用户积累越来越多的负能量,轻则吐槽,重则卸载产品。更平衡的做法是,给用户选择权,在明显的地方提醒用户,让没有需求的用户方便地取消服务。 最后,商业化要结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产品可以通过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制定更精细化的商业策略。朋友圈广告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微信团队除了会对广告总量进行控制外,还对用户特征和兴趣点进行分析,尽可能推送用户更感兴趣的广告内容。在这个基础上,还会根据用户在朋友圈里的行为特征,决定推送广告的策略,针对那些看到 广告就会略过或点击不感兴趣的用户,减少广告推送,避免对这些广告敏感用户带来骚扰。 总结 这节课,我们讲了产品的商业化这个话题,产品经理要对商业逻辑具备敏感度,从产品设计之初就考虑可能的商业模式,打造能持续创造用户价值的产品生态。 我们可以通过结合产品特点、结合产品发展阶段、以及结合市场发展阶段来选择适合的商业化模式。 商业化不能以牺牲用户体验为代价,简单粗暴的手段也许能促进短期收入增长,却会对产品长期价值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课后分享 你见过哪些优雅的商业模式?欢迎在课后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悬念预告 到这里,产品三步法「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