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这个原理。因为你的人生目标才是真正能输送源源不断动机能量的源泉,在这种源源不断的能量之下,你才有可能真正将想法付诸实践。而相反,一旦正负诱因暂时消解了,你很可能就又过回了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终日拖延的日子了。
如何运用行动原理模型设立具体的目标?
如果你有一个具体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被拆解为行动,行动中你还能设法构建起强劲的动机,在这种情况下,拖延症分分钟就能被你化解于无形。
克服拖延的底层思维方法:「第一步思维」
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陈海贤老师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他说他有一个来访者,这位来访者面临着一个极大的麻烦,因为他已经大四最后一学期了,但还有四门课没修完,修不完要被勒令退学,更要命的是,这位来访者简直是拖延癌晚期,每天只会躲在宿舍里打游戏,寸步难行。
他很苦恼,因为他以前还是村子里首个考入名牌学府的学生,是全村后辈的榜样,现在却沦落如此。这是一个典型的理智上很清醒,而行动上偏偏迈不开步的案例。
但陈海贤老师只使用了一招,就彻底改变了这位学生的情况。你一定很好奇,他到底是怎么做呢?
陈老师问:假如未来你顺利毕业了,你现在的第一步行动可能是什么?
这位学生想了想,然后说:应该是让作息先正常起来,到食堂里去按时吃饭吧。
第二天,他迈开了这一小步,然后在食堂里,遇到了一个同学,同学正在考GRE,希望有个人能互相提醒早起,一起吃早饭。他点头答应了。之后,他们从此开始共同早自习,这位学生的状态也就一点点好了起来。
你看,仅仅只是开始去食堂吃饭这小得不能再小的一步,却如同一块多米诺骨牌一样,推倒了第一块之后,后面又接下去产生第二步、第三步……直到最终成为了未来预期的样子。
没错,正是这种「第一步思维」,最终让未来的你,回到当下,拯救了现在的自己。
什么是第一步思维呢?
简单来讲,第一步思维并不在于把注意力放在具体要做某件事情的整体,而是聚焦在「如何让自己走出第一步」的极小局部。
比如周末早晨醒来,就算你已经不再有睡意,却仍旧会从床边拔下充电线,继续躺在床上看很久手机;又或者你原本计划好每天要健身15分钟,但你心中有另一股力量又会产生退缩情绪,这种情绪让你一拖再拖,直到这一天过去,也迟迟没有真正行动起来。
第一步思维具体应该怎么做?
第1步:确定你期望达成的一个具体目标。
目标是你行动的原动力,陈老师的来访者想要解决的是顺利毕业的目标;体重超标的女孩子想要解决的是减脂的目标;上班总是掐着点到、时不时迟到后被领导逼着在群里发红包的小伙伴想要解决的是早睡早起的目标。当你确定好了一个具体目标后,你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