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情
绪反应结果。
ABCDE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它是一种帮助来访者解决由于原有信念而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法。
不讲理思维下的这种心法并不是真的不讲理,而是通过不讲常规的道理,通过反驳通常的信念以实现一个新的情绪结果。
但如果不讲常规道理,反驳通常的信念呢?
只有超过常规的工作量,我才能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提高,用1年的时间顶上别人两年、三年。如果你用这种变化后的信念再来看原来的事情,那么你的情绪状态就会被交换,变得完全不一样。
同样的道理,「三季人」策略,也是通过反驳通常的信念,把对方看成一个不值得与之争辩的人,交换了情绪,从而节省下了争论的精力,从负面情绪中恢复回来,然后做出貌似顺从的行为,走出冲突的死胡同。
你看,当你掌握了不讲理思维,你是否就相当于戴上了一副全新的眼镜,用一种与以前全然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你所遇到的事情,这种心法是不是就能保护你的注意力于无形,将你的时间、精力、心理能量保存下来,然后把这些稀缺资源投入到对你更有意义的自我成长和计划、行动中去呢?
假设你跟领导和同事们正处于一个讨论会当中,你们的话题是最近遇到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正当所有人都陷入沉默的时候,大领导发话了:那么,谁来牵头这个项目呢?
瞬间,几乎所有人都把自己的目光移到了别处,生怕一和大领导有眼神接触,这个烫手的山芋可就传到自己手上了。
现在假设由你接手这个案子,解决问题的概率只有20%~30%,你会怎么选择,你又会如果在这个场景中作出反应呢?
不错,这就是「领导者思维」要帮你解决的问题,这个心法可以帮助你在个人或者团队如何在遇到瓶颈、卡点、险境的情况下,怎样克服内心犹豫、拖延和恐惧情绪,让个人又或带领团队去击退行动困难。
不过,你也不要被「领导者思维」中「领导者」三个字吓住了,以为这只是领导要拥有的思维,在生活中,你也可以运用领导者思维。就像学习团队管理,不一定只有领导者才可以学,任何人都可以有管理思维来处理日常琐事。
国内知名管理学学者,《领导力必修课》的作者,刘澜老师用两个字概括了帕拉多的行为:我来!
是的,「我来」,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字,但它却是我们今天所要说的领导者思维的精华。
什么是「领导」?领导是在一定特定条件下,指引和影响个人或者组织,以实现某种特定目标的行动过程。
什么是「领导者思维」?它是一种包含着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具备的行为动机,是克服一切包括犹豫、拖延、恐惧等诸多负面情绪,让自己和团队都能保持投入行动的一种心法。
如果你还记得我们第一讲中的行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