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同于数字芯片对算力和效率的追求,模拟芯片更加强调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其迭代不受摩尔定律限制,因此产品能够保持更久的适用性而不被市场淘汰。一般来说,模拟芯片的生命周期很长,通常在 S 年以上,甚至达到 10 年,远高于数字芯片的 1 至 2 年,这就意味着库存增加并不是芯片业务其他部分的危险信号。
君理资本甚至认为模拟芯片产品销售与使用时间长可以带来生产端的规模效应导致成本降低,并且,下游更新速度慢于数字 IC(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也带来了更低的风险系数。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动汽车市场成为了支撑模拟芯片产业成长的重大驱动力。汽车级应用是模拟芯片下游应用中增长最快的领域。在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网联化持续升级的趋势下,新能源汽车增加了充电、AC/DC、DC/DC、BMS 等电力系统,且在传感器方面的需求也将推动模拟芯片市场发展。根据预测,2021 年汽车模拟芯片市场规模达到 174.67 亿美金,同比增长达 31%。结合新能源汽车迅速起量带动车用芯片需求快速增长,模拟芯片占据汽车半导体 29% 的份额。
以恩智浦为例,恩智浦最近一季财报显示其营收、Non-GAAP 毛利率皆优于市场预期。分析师预期恩智浦第三季度营收、Non-GAAP 毛利率将分别达到 332 亿美元、57.6%。
恩智浦执行长库尔特·西弗斯指出,恩智浦在市场明显出现逆流的情况下依旧表现良好,汽车、工业和物联网终端市场的客户需求持续超越恩智浦逐步转好的供应量,即便恩智浦已对长期订单进行风险调整。西弗斯表示,恩智浦的重点终端市场当中客户采用新设计方案进行量产的承诺非常坚定,进而强化恩智浦投资与长期市场需求相符的信心。
以新能源汽车为强大后盾,再加上模拟芯片本身的行业特点,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模拟芯片厂商们的抗风险能力,不至于像存储芯片厂商那样悲观。
C 卖工具的是永恒大赢家
俗话说得好「淘金先富卖铲人」,不管下游能不能淘到金子,但是上游的工具提供者必然是永恒的大赢家。这与社会的分工协作有着一定的关系,在半导体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天生关系紧密,上游企业的原材料或零配件是下游企业必不可少的工具,这就导致无论下游企业是赚得盆满钵满,还是亏得血本无归,都不会影响上游工具提供者成为赢家。代入半导体产业,其背后的「卖铲人」自然就是设备提供商,以及 EDA/IP 等工具厂商。
先来说半导体设备。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曾预测,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全球总销售额将在 2022 年达到创纪录的 1175 亿美元,比 2021 的 1025 亿美元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