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爆炸可以有多恐怖?

查看全文
折腾完,最终的宿命还是「黑矮星」。 大块头的中子星,引力还有余力继续压缩,最后的最后,把理论上无法压缩的中子压缩成了一个「奇点」,终于修炼到了巅峰,成了广为人知的「黑洞」! 黑洞的诡异之处在于,小而无内的基本粒子居然再度被压缩了,就好像一辆塞爆的公交车又挤上去 100 人。 我们不经要问,粒子是什么?空间又是什么? 虽然量子场论对粒子已经有了一个勉强的解释,但相对论对空间给出的答卷就有些不够用了。 相对论认为,质量会引起空间的弯曲,黑洞质量如此之大,大到让空间极度弯曲,形成了一个空间闭环,啥东西也出不来,包括光。 但是,引力波的提出和发现,成了让人头疼的事情。 引力原来和光一样,也是一种波,也是按照光速对外传播的。 于是,一个铁打的事实就摆在了眼前:黑洞无论多么抠门,无论把空间封闭成什么样,丝毫不影响引力对外传播。 进一步说,以目前人类的认知,没有任何东西能影响引力的传播。 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引力会不会是在更高维度传播的?以至于可以无视我们三维世界的任何事情。 难怪物理学折腾四大基本力这么多年,唯独引力无法统一。 黑洞的事情就到这儿。 不过,黑洞、白洞、虫洞,三大吹牛好素材,另外两位也不能缺席。 白洞纯粹是数学公式上拍脑袋的产物。 把黑洞数学模型的某个取值改了改,结果黑洞从「只进不出」变成了「只出不进」,然后就提出了白洞的概念。 白洞不但在观测上毫无依据,在理论上也难自圆其说。 哪天找到了玉皇大帝,也不见得能找到白洞。 虫洞的概念就靠谱多了。 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是可以弯曲的,引力足够大就可以把空间对折起来。 如果有只虫子,从对折的空间中咬出一个洞,就可以实现空间跳跃,于是就给取了个「虫洞」的名字。 有人可能已经想到了,这么说起来,宇宙中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最早期的氢,氢原子不断聚变,才为宇宙的演化提供了能量。 那么,最后还有个小问题: 当宇宙中所有氢元素都聚变成了铁,接下来的路子该怎么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