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力越来越大,甚至打造了毒品-利润-武装-地盘的独立王国。
但是恰恰是该部的坐大,引起了撤退到台湾的蒋介石的忌惮,最后让国民党当局着手削藩。在 1960 年后,大批该部军官被撤往台湾,该地区也开始进入后国民党时代。
随着 1960 年国民党残军撤回台湾,缅共游击队开始成为金三角地区的实际控制者,这对缅甸政府、泰国政府都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缅共的威胁,两国政府开始有意扶持地方武装,并在毒品问题上给予地方武装一些方便。曾在国民党反华训练营中训练的罗星汉和坤沙在众多地方武装当中脱颖而出,最终发展成为金三角威风一时的大毒枭。
金三角开始进入毒枭时代,毒品生产呈现出爆发性增长。60 年代末鸦片产量达到 1000 吨,70 年代末达到 1500 吨,80 年代末达到 2000 吨,其中坤沙控制了金三角 70% 的鸦片生产,成为全球闻名的毒王。
与此同时,缅共由于在 70 年代后获得的周边国家的援助大幅减少,也开始走上以毒养军的道路,这最终导致了缅共在 1989 年解体为彭家声的「果敢同盟军」、鲍有祥的「佤邦联合军」、林明贤的「掸东同盟军」、丁英的「克钦新民主军」和布朗森的「克钦独立军」。
这让金三角地区的贩毒势力进入到了大洗牌的时代。老霸主坤沙遭到了组织更加严密、战力更强的民地武组织的挑战,并丧失了大部分地盘,最终于 1996 年向缅甸政府投降。
从此,金三角进入了民地武时代。这一时期,由于中国政府开始强力反毒,缅甸、泰国政府也试图对金三角地区建立更有力的控制,金三角的鸦片种植面积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在 1998-2005 年,其罂粟种植面积减少了 85%。
为了保证利润,民地武组织开始了毒品生产的技术升级,从鸦片种植转向化学合成毒品,将金三角变成了世界知名的冰毒片剂加工基地。
在 2006 年后,由于缅甸政府加大了对于民地武的军事攻势,金三角地区的毒品种植呈现出大幅反弹,到 2015 年,据说鸦片种植面积在 55000 公顷左右,年产量超 647 吨。
三、金三角与中国
金三角的毒品对我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在 2018 全年我国破获毒品犯罪案件 10.96 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13.74 万名,缴获各类毒品 67.9 吨,其中有超过 60% 来自金三角地区。
自 1993 年以来,金三角缅北地区 90% 的毒品流向中国,目前我国 80% 的海洛因和 90% 的鸦片来自于金三角,主要从中缅边境走私而来。
这是因为,中缅边境的缅方一侧大部分为民地武组织所控制。缅政府直接管辖的只有德宏州境外数百千米,其余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