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查看全文
雨霖铃 当晚,周温问了小十三的功课,并没急着走,他拿出一卷蒲州刺史上奏的奏折,微笑着看小十三。 「蒲州刺史上奏,今年蒲州水患泛滥兼有虫灾,损失惨重,民不聊生,恳请朝廷赈灾,这件事小十三你怎么看?」 小十三想了一想,便道:「黄河水患历年有之,我朝圣祖以来,便设义仓存粮,以备赈灾之用,臣弟以为,赈灾安抚百姓,虽是必做之事,但当务之急,却是治黄河水,否则,过不了几年,如今的境况又要上演一次。」 周温晗颔首:「依你看,这水该如何去治?」 「黄河水满溢出,是因为上流泥沙堆积,河道不通,臣弟以为,应当拓宽河道,让水得以流通。」 听小十三说完,周温沉默了,片刻后,他站起身,指着桌上一副黄河水利图道:「按你所说,拓宽河道,今年之灾或许可解,但你有没有注意到,但凡发生水患的地方,都是水流相对平缓的地区,因为流速快时,泥沙会被裹挟带走,只有慢下来,泥沙才会堆积抬高当地河床,造成满溢。若依你所说,拓宽河道,水流势必变缓,泥沙便会沉淀得越来越多,等河床整个地抬高,水患之灾恐怕就不止蔓延此地了。」 他叹了口气:「解一时之危,造百年祸患,这不是为人君者应该做的事情。」 听周温这样讲,小十三脸色惊变,当即跪地道:「臣弟糊涂。」 周温摇摇头:「朕不是要责难你,是要和你讲一个道理,一旦坐在了权力的顶端,你的一念之差,少则决定千万人性命,多则累及后世,但凡决定便要想之又想,慎之又慎。」 小十三脸上的少年意气终于沉淀下去,露出了一副极为认真的样子:「臣弟知道。」 却不料,周温又笑了:「你不知道。」 他将奏折摊平,这才收敛了微笑,正色道:「若只是一个水患,还不值得朕半夜留下来考你,这水患背后隐藏的危机才是今日朕留下来的关键。」 原来,圣祖初立时,便有『「边防镇守不给,则设屯田,以益军需』」的规矩,这些储备给边境军需的屯田里,有驻防士卒自行经营的,也有租给百姓垦种的。 是以,百姓素来就知道,官府那里存了大批的军需粮。 黄河中下游,是屯田的重要位置,如今水灾最重的蒲州便有至少五屯,其他灾区,只多不少。 如今灾害发生,朝廷即便开仓赈灾,也免不了有救济不到的地方。百姓饥饿交加,心里会不会怨恨官府明明储备着足够的军需粮草,宁可屯着不用,也不发放? 此时若有人对这种声音加以引导,使民怨遍野,又会有什么结果呢? 一旦朝廷顶不住压力,开放了军需粮,边境战急,便会打我朝一个措手不及;若顶得住压力,将舆论镇压下去,轻则会失去民心,重则会引起叛乱。 八王虽然已被诛杀,少不了还有余孽,若是这种时候再起叛乱,恐怕便要伤了朝廷的根基。 说到这里,周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