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真的能逆袭吗,文科?

查看全文
我就是用这套方法,在高三上学期,从班级倒数第 2 顺利上升到顺数第 2,在此期间大考排名只升不降,直接猛涨 85 分。 高三第一学期,我的成绩的大致情况如下: 语文:105 左右→120 左右 数学:稳定在 140+,150 也不稀奇 英语:110 左右→130 文综:190 左右→240 左右 注意,以上是一个学期的变化。 第二学期的分更高,而且我感觉当时自己并没有经历瓶颈期。 在别人看来,好像挺不容易的? 语文英语数学文综,其实隔几分就是一个坎,尤其对于本身成绩就比较好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但也别想得太难。 不是非得像苦行僧一样,起早摸黑、拼命下题海,才能取得好成绩。 比起时间、习题的「数量」积累,更应该重视的是努力的「质量」。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睡前回忆大法 2、书写 3、语文 4、英语 5、数学 6、政治 7、历史 8、地理 关于提分的技巧,我觉得是通用的。俗气地总结一下,就是:破釜沉舟+举一反三+摸索出来的答题套路。 第一个最虚,先讲后面的干货。 先讲通用的方法,再针对具体科目分析,套路千奇百怪,不过保证招招适用。 总原则:不搞题海战术≠不做题 题肯定得做,只有在做题犯错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自己的短板。 但是,绝对不能追求盲目刷题带来的充实感,整天只知道做题,缺少了反哺的过程,那肯定做一个忘一个,还不如睡觉打游戏看小说。 1、任何学科都通用的方法——睡前回忆大法 不要以为做完了就一劳永逸,做过的题,尤其是做错的,做完的当天晚上睡觉之前,躺在床上,要仔细仔细地回忆。 不仅仅是回忆题目考察的知识点,还有自己做题时的状态、为什么会做错、纠结的选项等等。 为什么一定要在床上思考? 因为这个时候你的身边不会有学习资料,你不会想着要翻书。 如果能够忍住不翻书的话,在晚自习的最后 10 分钟做这个事,也是可以的。 亲自体验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种回想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因为一天下来做的题、学的知识很多,最初回想起来很可能会一团乱麻的感觉,甚至会觉得「白天刚学的就忘,我怎么菜成这样?」很有挫败感。 但是,这就是进步的开始。 睡觉之前能想起来的知识,80% 你以后都不会忘(一周小结的时候再看一眼基本就能永远掌握了)。 那些想不起来的知识,是需要记忆的也好,还是技巧性比较强的也好,第二天带着疑问重新翻开资料和笔记本,稍微用点心,一下子就能记住且掌握了。 每隔十天半个月翻一翻,你就很难忘记了。事半功倍,熬过了最开始的不适应,学习效率蹭蹭地涨。 说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