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娘面面相觑,在我淡然无味的目光扫视下,僵硬地点了点头。
如此又了结一桩麻烦事。
过了几日,从朱府抬出一箱箱金银,在小姑恨得发红的眼睛底下,由顾家数名下人,乐呵呵搬了回去。
朱瑾玉被罚在家面壁。
婆婆也破天荒地恩准我不必再下厨请安。
这场南北之争的风波平息后,朝廷立刻就开始准备太后的寿宴。
太后芈蓉,母家原在楚地,南渡之前,在北朝宫里不过是个小小的蛮妃。
高祖薨后,她随儿子远赴江东封地,还在途中就听闻洛京沦陷,先帝殉国。
战乱中,当今圣上在大将军顾青与弟弟顾鸣的誓死保卫下,平安抵达建康登基,芈蓉也由太妃一跃成了太后,同享至上尊荣。
这次寿宴筹办得无比盛大。
据说为了缓和南
北士族的关系,要邀请各府女眷,一同入延寿宫庆贺。
婆婆听闻太后唯爱敬佛礼佛,好说歹说,让小姑从账上给她支了一千两,亲自跑去定国寺请了座手掌大小的玉底金佛,与我往日抄写的梵文经书一起装进锦盒,作为贺礼。
她本想带着朱金凤,但小姑待嫁日久,自己也觉得脸上无光,坚决推辞了。
于是与她同去的只能是我。
延寿宫里,莺声成浪,贵女如云。
我与婆婆坐在太后左下手的位置,需要竭力仰头,才能与她对视。
开场歌舞过后,太后亲和地讲了几句望各家消弭成见,睦邻友好之类的话,就开始由长公主起,陆续送上寿礼。
婆婆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排场,一直表现得很紧张。
轮到我们,竟一时不慎,踩到衣角一个踉跄。
我忙矮身搀扶她,弯腰时,脖间挂着的佛骨不经意从衣领滑出,被上面的太后看个正着。
婆婆满脸羞红,尴尬地向太后赔礼,将锦盒交到宫女手上。
送上去后,太后却没有打开看,只盯着我的胸前怔了片刻,突然说:「好孩子,你凑近让哀家瞧瞧。」
我看了婆婆一眼,在她的眼神催促下,上前。
「还真是佛骨……」太后喃喃,手往前伸了一半,又收回去,苍老双眼里满是垂涎的贪欲。
「哀家去了多次都没能见着,竟是到了你的身上?」她收敛神色,温和一笑,「孩子,这圣物何处得来的?」
我躬身拜答:「回太后,小女有幸得慧云禅师指点,这佛骨是两年前禅师送的。」
太后的脸色顿时很不好看。
我正揣测她沉默背后的深意,这时宫女悄然走来,在我耳边压低声音说:「太后向禅师求了许久,想把佛骨供奉在宫中,禅师都没有点头。夫人,寿宴之上,还是顾全天家颜面为好。」
语罢,她以眼神向我示意。
我却难得犹豫了。
其他身外之物怎么都行,可这佛骨师父专门交代过,离身不得。
「太后恕罪……」我咬着唇,正想大不敬地拒绝,婆婆却突然碎步过来,扯住佛骨一把拽下,将它恭恭敬敬地捧到了太后面前。
「天恩在上,只